百姓心情网-为你提供各类经典名言与文案句子

西安钟楼简介

西安钟楼,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中心,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原址位于今西大街广济街口,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移至今址。钟楼是一座重檐三滴水式四角攒尖顶的阁楼式建筑,面积1377.64平方米,建在用青砖、白灰砌成的方形基座上。基座下有高与宽均为6米的十字形券洞与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相通。

钟楼整体以砖木结构为主,从下至上依次有基座、楼体及宝顶三部分组成。楼体为木质结构,深、广各三间,系“重檐三滴水”、“四角攒顶”建筑形式。自地面至宝顶通高36米,面积1377.64平方米。基座为正方形,高8.6米,基座四面正中各有高宽均为6米的券形门洞,与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相通。楼分两层,每层四角均有明柱回廊、彩枋细窗及雕花门扇,尤其是各层均饰有斗拱、藻井、木刻、彩绘等古典优美的图案,是一座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宏伟建筑,也是我国现能看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钟楼。

钟楼和鼓楼是西安的孪生兄弟建筑,相距仅半里,互相辉映,为古城增色。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比钟楼早建4年。楼基面积比钟楼大738.55平方米,通高34米,雄杰秀丽不亚于钟楼。古时楼上悬挂一面大鼓,每日击鼓报时,故称“鼓楼”。

历史上,钟楼曾在明清时期用于报时,也曾是辛亥革命时清军的阵地,抗战时日军轰炸的目标,以及城市的警报台。钟鼓楼不仅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与力量的结晶,也是西安城市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象征。

上一篇上一篇:北京十大律师事务所排名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