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语前置是古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主要用于强调宾语或调整句子的节奏和韵律。以下是宾语前置的几种常见类型: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
疑问代词如“孰”、“安”、“焉”、“奚”、“胡”、“曷”、“何”等作宾语时,通常要前置。例如:“沛公安在?问女何所思?”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
在含有否定词“不”、“莫”、“弗”、“非”、“未”、“否”、“无”、“毋”等的否定句中,如果宾语是代词,则这个代词通常要放在动词谓语前面。例如:“世溷浊而莫余知兮时不我待。”
用“是”或“之”为标志的宾语前置
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强调宾语,会在提前的宾语后加“之”或“是”作为提宾的标志。例如:“唯余马首是瞻”。
介宾短语中的宾语前置
介词与其支配的宾语构成介宾短语,在某些情况下,这个宾语会被提到介词之前,形成宾语前置。例如:“何以战?吾谁与归?”
特殊词语作宾语前置
某些特殊词语,如“相”字在特定语境下表示动作行为趋向一方时,可以作宾语前置。例如:“相濡以沫”中的“以沫”即是宾语前置的一种形式。
以上是宾语前置的几种常见类型。需要注意的是,宾语前置的具体形式可能因时代和语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