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面积和占地面积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定义不同
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水平面积的总和,包括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具体来说,它涵盖了建筑物外墙(或外柱)之间的面积,还可能包括阳台、地下室及某些公共部分的面积。
占地面积:是指建筑物在地面上所占据的水平投影面积,即建筑物基础在地面上的投影。它只考虑建筑物的地基部分,不包括建筑物的高度和楼层数。
计算方式不同
建筑面积:在计算时,可以把建筑物的结构面积、使用面积以及辅助面积直接加在一起。通常高层住宅的建筑面积大于占地面积。
占地面积:是根据最底层的建筑面积来进行计算的。占地面积的计算一般按底层建筑面积,即建筑物外墙外围线测定的各层平面面积之和。
面积大小不同
建筑面积:是房屋各层的外围面积的叠加,包括了房屋的实际使用面积、楼梯走道等辅助面积以及房子墙壁、柱子等结构面积。
占地面积:仅仅是房屋及周边辅助设施(包括道路面积和绿化面积)的水平投影面积,不包括建筑物的高度和楼层数。
法律依据和应用
建筑面积和占地面积在法律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其定义和计算方法上。《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第九条对公用建筑面积的计算原则进行了规定,明确了建筑面积和占地面积的不同用途和计算方式。
总结:
建筑面积和占地面积的区别主要在于定义、计算方式和应用。建筑面积是建筑物各层水平面积的总和,包括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而占地面积是建筑物在地面上所占据的水平投影面积,仅包括地基部分。这两者在房地产交易、规划、税收和物业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