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人(今陕西华阴),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嫡次子。他生于北周天和四年(569年)的大兴(今陕西西安),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
杨广在位期间进行了多项重大建设,包括修建大运河(开通永济渠、通济渠,加修邗沟、江南运河),营建东都洛阳,开创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这些举措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他因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最终导致隋朝的灭亡。公元618年,杨广在江都被部下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被缢杀。唐朝谥炀皇帝,夏王窦建德谥闵皇帝,其孙杨侗谥为世祖明皇帝。
杨广的主要成就
统一中国:
公元589年,杨广作为行军大元帅,统领51万大军南下,成功攻破长江天堑,覆灭陈朝,结束了上百年来中国分裂的局面,使中国进入和平、强盛的时代。
修建大运河:
从605年开始,杨广征发百万余民工,用六年时间沟通了黄河、淮河以及长江水系,建成了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营建东都洛阳:
杨广迁都洛阳,使洛阳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开创科举制度:
杨广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为后世中国的文官制度奠定了基础。
亲征吐谷浑和三征高句丽:
杨广亲自率军征讨吐谷浑和高句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军事胜利,但也因滥用民力而引发民变频起。
杨广的过失
滥用民力:
为了修建大运河、东都洛阳等重大工程,杨广动辄征发大批劳动力,导致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穷奢极欲:
杨广生活奢侈,滥用民力,导致百姓怨声载道,最终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
频繁战争:
杨广在位期间频繁发动战争,尤其是三征高句丽,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综上所述,隋炀帝杨广在位期间虽有辉煌成就,但其滥用民力和穷奢极欲的行为也导致了隋朝的迅速灭亡。他的统治和行为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