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
产能过剩:
由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存续以及部分地区资源利用不合理等原因,导致某些农产品产能过剩。这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增加了环境压力,使农产品价格下降。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一些地方由于技术水平低下、生产标准不高以及监管不到位等原因,导致部分农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问题。这不仅影响消费者信心,也会限制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发现许多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道路、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薄弱限制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农民收入增长困难:
尽管农产品供给端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农民的收入依然面临巨大挑战。由于农业生产环节中多次转手、运营模式等原因,导致很多农民无法从农产品增值中获益。
去产能工作进展不均衡:
尽管“去产能”工作取得了一定阶段性成果,但整体进展并不快,且存在“上热下凉”的现象,即中央高度重视去产能工作,但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在实际执行中决心出现动摇。
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
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严重的问题,金融与实体经济失衡严重,以及房地产和实体经济严重失衡。
“三去一降一补”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在“三去一降一补”五项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这些问题在2017年需要得到切实解决。
建议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细化政策,加强执行力度,确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时注重解决深层次结构性问题,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