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都御史与左都御史是 都察院的最高行政长官,在明代和清代前期均担任此职。
职位起源与品级
明朝:左都御史和右都御史均为都察院长官,品级为正二品。
清朝前期:左都御史继续执掌都察院事务,品级提升为从一品,而右都御史则成为外省总督、巡抚的加封头衔。
职能与权力
明朝:左都御史和右都御史共同负责监察文武百官,参与“九卿议”和“廷议”。
清朝前期:左都御史负责都察院的考核和监督,具有最终决定权,而右都御史则更多是一种荣誉职位,不再具备实质性的监督权力。
职位变化
清朝雍正八年(1730年):左右都御史均提升为从一品衔,与六部尚书平级。
乾隆十三年:停右都御史衔。
其他信息
古代以左为尊:体现了左都御史在地位上的优越性。
右都御史的加衔:右都御史、右副都御史、右佥都御史成为总督、巡抚的兼衔,方便他们在地方行使权力。
总结:
左都御史和右都御史在明代和清代前期都是都察院的最高行政长官,品级和职能有所不同。左都御史主要负责监察和决策,而右都御史则逐渐演变为地方封疆大吏的荣誉头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