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写作背景是 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具体创作时间大约在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1736—1765)之间。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举国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太平无事,但实际上各种社会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曹雪芹出生于清朝康熙末年,家族曾是江南的名门望族,其祖父曹寅深受康熙皇帝的宠信,担任江宁织造等重要职务。然而,后来曹家逐渐衰落,曹雪芹经历了家族的变故,对封建社会的种种现象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感受。他在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红楼梦》。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展现了封建社会的广阔画面。这四大家族相互联姻、相互依存,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封建贵族势力集团。故事发生的地点主要是在贾府,贾府是四大家族中的重要代表,其府邸豪华、家族庞大,但内部却充满了各种矛盾和争斗。
曹雪芹在贫困之中创作了《红楼梦》,他在书中依托自己早年在南京亲历的繁华旧梦而写作,意在为那些女孩儿立传,排遣自己的苦闷,兼以供读者把玩赏析。
综上所述,《红楼梦》的写作背景是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作者曹雪芹在家族衰落和个人经历的基础上,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和腐朽,创作出了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