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情网-为你提供各类经典名言与文案句子

箍筋长度计算公式图解

箍筋长度计算公式可以根据不同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场景有多种公式。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计算公式及其图解说明:

1. 一般结构(非抗震区)

对于一般结构(非抗震区),135°弯钩矩形箍筋长度的计算公式为:

\[ l = 2(b - 2d_0 + 2d) + 2(h - 2d_0 + 2d) - 1.75d \times 3 + 6.87d \times 2 \]

其中:

\( b \) 和 \( h \) 分别是构件的宽度和高度。

\( d_0 \) 是箍筋直径。

\( d \) 是箍筋的直径。

2. 抗震结构

对于抗震结构,135°弯钩矩形箍筋长度的计算公式为:

\[ l = 2(b - 2d_0 + 2d) + 2(h - 2d_0 + 2d) - 1.75d \times 3 + 11.87d \times 2 \]

3. 一般结构(非抗震区),90°弯钩矩形箍筋长度

对于一般结构(非抗震区),90°弯钩矩形箍筋长度的计算公式为:

\[ l = 2(b - 2d_0 + 2d) + 2(h - 2d_0 + 2d) - 1.75d \times 3 + 5.5d \times 2 \]

4. 抗震结构中箍筋长度的计算

对于抗震结构中箍筋长度的计算,如果箍筋按照中心线计算的话,公式为:

\[ l = (b - 2c + d) \times 2 + (h - 2c + d) \times 2 + (1.9d + \max(10d, 75mm)) \times 2 \]

其中:

\( b \) 和 \( h \) 分别是构件的宽度和高度。

\( c \) 是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 d \) 是箍筋直径。

\(\max(10d, 75mm)\) 是抗震结构箍筋弯钩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且最低不小于75mm。

5. 箍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箍筋下料长度的计算公式为:

\[ L = 2 \times (\text{外包宽度} + \text{外包长度}) + \text{箍筋调整值} \]

其中:

外包宽度 \( = b - 2c + 2d \)

外包长度 \( = h - 2c + 2d \)

箍筋调整值根据具体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图解说明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这些公式,可以绘制一个简单的草图来说明计算过程。假设一个矩形构件的尺寸为 \( b \times h \),保护层厚度为 \( c \),箍筋直径为 \( d \),弯钩为135°。

计算外包宽度和外包长度

外包宽度 \( = b - 2c + 2d \)

外包长度 \( = h - 2c + 2d \)

计算箍筋周长

箍筋周长 \( = 2 \times (\text{外包宽度} + \text{外包长度}) \)

加上弯钩平直段长度

弯钩平直段长度为 \( 1.9d + \max(10d, 75mm) \)

加上两个弯钩的长度

两个弯钩的总长度为 \( 2 \times 1.9d \)

加上箍筋调整值

根据具体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计算出箍筋的总长度。希望这些公式和图解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箍筋长度的计算方法。

上一篇上一篇:防火墙的功能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