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
因核辐射早早离世的邓稼先,曾给杨振宁写过一封书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杨振宁在百岁高龄时深情喊话:“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是以后50年,适合了你‘共同途’的嘱望,我相信你会满意的。”邓稼先的贡献给世界深奥,奉献给祖国纯真,他站在科学和传统的交叉点上,惊才绝艳。
顾诵芬:
我国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顾诵芬在7岁时目睹日本轰炸机飞过,立志保卫中国蓝天。他报考了浙大、清华、上交三所名校的航空系,皆被录取,并毕业后投入祖国航空事业建设。1967年,他担任歼-8战斗机的总设计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瞒着爱人亲自坐上飞机上天观测。
吴天一:
1958年跟随部队来到青海,开始长达60年的高原病学研究。2001年青藏铁路修建时,他担任医学专家组组长,5年里14万筑路大军无一因高原病死亡,创造了医学奇迹。
张桂梅:
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她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坚持树人先树魂,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用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
俞鸿儒:
我国高超声速风洞奠基人,研究风洞技术已有60余年。在国家资金紧张之际,他选择了省钱的研究路径,成功完成试验,并在报国家奖项时,把名字写在了最后。
刘玲琍:
湖南衡阳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扎根讲台,坚持让听障孩子在有爱的环境中学习开口说话。她自编教材,自创唇舌操、触摸法和情境教学法,每天一对一教学,让学生感受气流的大小和声带的震动。33年来,她教的80多名听障学生中有20多名考上了大学。
孟二梅:
北京强降雨导致K396次列车迫停在门头沟落坡岭站,孟二梅作为社区党支部书记,给全体乘客承诺:“只要有我们一口吃的,肯定有你们的”。她和社区居民把家里所有的物资都拿出来,确保被困乘客在暴雨中免于冻饿。
张雨霏:
游泳运动员,在多个国际赛事中为国争光,成为“感动中国”人物。
牛犇:
资深演员,以其精湛的演技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晚年登上“感动中国”的舞台。
钟南山:
在医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挽救了无数生命,成为全国人民心中的定海神针。
这些人物的事迹展示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奉献精神、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社会的巨大贡献,成为中华民族厚重精神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