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是 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主持编撰的一部大型类书,初名《文献大成》。该书编纂工作始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历时五年,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抄写完毕。全书共有目录60卷,正文22877卷,总计22937卷,装成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永乐大典》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等多个领域,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的集大成者。该书不仅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而且也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之一。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永乐大典》的正本已经失传,现存的只有约800余卷,且散落于世界各地。尽管如此,《永乐大典》仍然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被誉为中国古代编纂的最大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