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擒孟获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具体概括如下:
背景
东汉末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决定南征南蛮地区,以解决南中少数民族的反叛问题。
事件经过
诸葛亮南征,首战擒获南蛮首领孟获,但孟获不服,诸葛亮放他回去。
经过七次擒获与七次释放,孟获最终心悦诚服,表示永不反叛。
目的与结果
目的是通过攻心战策略,彻底消除南中少数民族的反叛心理,稳定蜀汉后方。
结果是南中地区相对平稳,孟获被封为官员,协助诸葛亮管理当地。
历史记载
《三国志》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均有详细描述,后者进行了艺术加工和虚构创造。
战略意义
“七擒七纵”展示了诸葛亮在战略、政治和军事上的高超智慧,是历史上以智取胜的典型案例。
这个故事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常用来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