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老子的资料如下:
孔子
姓名:名丘,字仲尼
出生时间:公元前551年
逝世时间:公元前479年
籍贯: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
身份: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主要成就: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其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是中国文化中核心学说儒家的首代宗师,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有二。
老子
姓名:李耳,字伯阳,又称老聃
出生时间:约公元前571年
逝世时间:公元前471年
籍贯: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
身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道家学派创始人
主要成就:著书《道德经》上下篇五千余言八十一章,修道而长寿,大概活了一百六十余岁(或说二百余岁)。《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或直称《老子》、或《老子五千文》。老子被唐朝帝王追认为始祖,封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在道教中被尊为"道祖",鹿邑人民尊称其为"老君爷"。
总结:
孔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末期的杰出思想家,分别创立了儒家和道家学派。孔子注重仁义礼智信,强调世俗规矩,而老子则注重玄想,讲究道法自然,强调无为而治。两者虽然思想不同,但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