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情网-为你提供各类经典名言与文案句子

先秦诸子语录十二则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国君)以德治国,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译文: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广施恩惠、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就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自己想立足于社会,也帮助别人一同立足;自己想万事通达,也帮助别人一起通达。凡事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道的方法了。”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译文:孔子说:“(执政者)自己行为端正,即使不下命令,民众也会自觉地遵行;如果他自身行为不正,即使下强制命令,民众也不会服从。”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译文:有人问:“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应该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老子·第六十三章》)

译文:谋划难事要从容易处入手,做大事要从细微处开始。天下的难事,必定从容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必定从细微的地方开始。因此,圣人始终不贪图大,所以能成就大事业。轻易承诺必然少信,多易必然多难。因此,圣人总是把事情看得困难些,所以最终没有困难。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第二十四章》)

译文:踮脚的人站不稳,大步前行的人走不远;自以为是的人不明智,夸耀自己的人没有功劳,自高自大的人不会长久。

不逆命,何羡寿?不矜贵,何羡名?不要势,何羡位?不贪富,何羡货?(《列子·杨朱》)

译文:不违背命运,为什么羡忌长寿?不珍爱贵权,为什么羡忌名声?不追求权势,为什么羡忌地位?不贪恋财富,为什么羡忌货物?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下》)

译文:孔子说:“大家都厌恶的,一定要考察;大家都喜欢的,也一定要考察。”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及时去实践,不也很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又能不气恼,不也是君子吗?”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人谋划是否不忠?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传授的知识是否没有复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学问,三十岁能立定脚跟,四十岁能不被外界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天命,六十岁

上一篇上一篇:既丧又三观正的文案短句干净?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