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中庸》
君子和而不同。 —— 《论语·中庸篇》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 《论语·中庸篇》
君子贞而不谅。 —— 《论语·中庸篇》
诗云:‘乐只君子,邦家之光,维民之父。’ —— 《论语·中庸篇》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论语·中庸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论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论语》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论语》
君子不器。 —— 《论语》
仁者见之而思,智者见之而行。 —— 《论语》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 《中庸》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 《中庸》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 《中庸》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 《中庸》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 《中庸》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大学》
诚其意者,勿自欺也,君子慎独。 —— 《大学》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明,食而无味,此为修身在正心。 —— 《大学》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善者,天下鲜也。 —— 《大学》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之民之父母。 —— 《大学》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 《大学》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 《中庸》
射有好像君子;失诸正皓,反求诸其身。 —— 《中庸》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 《中庸》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 《中庸》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 《中庸》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大学》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 《大学》
31.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 《大学》
32. 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 《大学》
33. 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 《大学》
这些语录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修身养性、仁爱、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