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出自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九首·其七》,这句诗的意思是: 总是怨恨人心比不了这江水,无缘无故也会平地掀起波澜。以下是关于这句诗的详细解释:
出处
《竹枝词九首·其七》
作者
刘禹锡
原文
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译文
瞿塘峡的流水嘈杂不堪,有十二个险滩,人们说这条道路从古到今都很难走。
我总是恨人心不如水,无缘无故就会在平地上掀起波澜。
解释
这句诗通过比喻人心与水的不同,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情的感慨。水从高处流到低处,最终汇入大海,显得平静而低调;而人心却常常在没有任何原因的情况下产生波澜,显得险恶和不可预测。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人心险恶的愤世嫉俗之情,以及对世路艰难的感慨。
建议:
在人生旅途中,保持平静低调的心态,不为无端之事烦恼,是达到内心宁静和智慧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