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派,也被称为阴阳五行家,是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学派。其代表人物和主张如下:
代表人物
邹衍:战国末期齐国人,被认为是阴阳家的代表人物和创始人。
主要主张
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家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五行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原素,五种元素组成世间万物,它们之间存在相生和相胜两大定律,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
五德终始说:邹衍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提出了“五德终始”的历史观,认为历代王朝的更替兴衰均由五行所主运。
大九州说:邹衍提出中国为赤县神州,内有小九州,外则为“大九州”之一,认为宇宙是由九大州构成的。
政治伦理:阴阳家在政治上赞成儒家的仁义学说,强调“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
天文历法:阴阳家包含若干天文、历法、气象和地理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总结起来,阴阳派以邹衍为代表,主张阴阳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五行相互作用而生成的,并且通过五德终始说解释历史王朝的更替。他们的理论在政治上提倡仁义,在科学上则包含了对天文历法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