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传主要讲述了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生平事迹和诗歌创作。以下是其主要内容的梗概:
早年生活与隐居
李白,字太白,崤山以东人氏,母亲梦见长庚星而生下他,因此得名。
他自幼聪颖过人,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
李白喜好纵横术和击剑,任侠仗义,轻财好施。
他曾在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等文士隐居在徂徕山,被称为“竹溪六逸”。
长安与翰林供奉
天宝初年,李白自蜀至长安,未得志,以所业投贺知章,贺知章读其《蜀道难》后赞叹其为“谪仙人”,并推荐给玄宗。
李白被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
李白在宫中饮酒作诗,曾大醉在金殿上,使高力士脱靴,因此被斥责离开长安。
江湖岁月与饮酒八仙人
李白离开长安后,浪迹江湖,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等为“饮酒八仙人”。
他曾在庐山隐居,被永王李璘辟为僚佐,但永王起兵反叛后,李白逃还彭泽,最终被累系浔阳狱。
晚年与逝世
李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遂沉水中。
他最初喜欢谢家青山,最终葬于此地。
李白有文集二十卷,在当时社会上广泛传播。
诗歌成就与影响
李白的诗歌才情横溢,想象丰富,既有边塞诗的激昂,也有田园诗的清新。
他的诗歌对后世影响深远,被后人誉为“诗仙”。
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到李白一生的起伏和诗歌创作的辉煌成就,以及他在唐代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