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幽风·七月》全诗大意如下: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描述的是七月大火星向西落,九月妇女开始缝制寒衣的情景,反映了季节变化和农事活动。
一之日毕发,二之日栗烈:
指的是十一月北风呼啸,十二月寒气逼人,描绘了严冬的景象。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表达了没有足够衣物过冬的忧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艰辛。
正月里修好锄和耙,二月里举足到田头:
描述了一年中最初的农事活动,包括修整农具和开始耕作。
老婆孩子莫忘记,晌午送饭村南头:
描绘了家庭中辛勤劳作的情形,体现了家庭生活的艰辛和互助精神。
监工的田官乐悠悠:
反映了当时社会阶级的差异,田官享受悠闲生活,而普通百姓则要辛勤劳作。
三春太阳暖洋洋,黄莺儿欢唱在枝头:
描绘了春天阳光明媚、生机勃勃的景象,黄莺在枝头欢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农事活动的开始。
七月里大火星儿向西流,九月里妇女把衣授:
再次强调了七月火星向西落和妇女缝制寒衣的情景,与开头呼应。
八月开始把麻织,染丝有黑又有黄:
描述了八月开始织麻、染丝的活动,为制作衣物做准备。
我的红色更鲜亮,献给贵人做衣裳:
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服饰的重视,尤其是对贵人的贡献。
四月远志结了籽,五月知了阵阵叫:
描绘了四月植物生长、五月知了鸣叫的景象,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机。
八月田间收获忙,十月树上叶子落:
描述了八月田间收获的忙碌景象和十月树叶落下的季节变化。
十一月上山猎貉,猎取狐狸皮毛好:
描绘了十一月上山猎貉的活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狩猎生活。
十二月猎人会合,继续操练打猎功:
描述了十二月猎人会合继续训练的场景,体现了狩猎活动的持续性和重要性。
打到小猪归自己,猎到大猪献王公:
反映了狩猎的收获和分配,体现了社会等级和财富的差异。
五月蚱蜢弹腿叫,六月纺织娘振翅:
描绘了五月蚱蜢鸣叫和六月纺织娘工作的情景,体现了农业社会的劳动生活。
七月蟋蟀在田野,八月来到屋檐下:
描述了蟋蟀在田野的生活和八月份迁徙到屋檐下的情景,反映了季节变化和自然界的规律。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年中不同月份的自然景象和农事活动,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人民的艰辛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财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