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情网-为你提供各类经典名言与文案句子

逻辑排序的正确方法?

逻辑排序的正确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线索法

适用对象:记叙性文段。

方法:寻找文段中的明确线索,如时间变化、地点转换、事件发展、人物变迁、情感波动等。根据这些线索重新排列句子。

示例

```

(1) “江津号”停泊时,天已微明。

(2) 朦胧中听见广播说,到了奉节。

(3) 启碇续行,我来到休息室里。

(4) 起来看了一下,峰峦刚刚从黑夜里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

(5) 只见前边四面悬崖绝壁,中间一条狭狭的江面,船已进入瞿塘峡了。

(6) 江随壁转,前面天空上露出一片金色阳光,像横着一条金带,其余各处还是云海茫茫。

解析:

- 按时间先后变化:朦胧 → 微明 → 露出阳光

- 按“我”的活动先后:起来看 → 来到休息室

- 按船的航行:停泊 → 启碇 → 进入瞿塘峡

最终排序:(2)(1)(4)(3)(5)(6)

```

顺序法

适用对象:说明性文段。

方法:依据时间、空间、程序等明确的说明顺序重新排列句子。

示例

```

(1) 1677年,我国茶花由英国医生甘宁引种,开始传播到欧洲。

(2) 于是,我国茶花成了世界性的名花。

(3) 经过长期的人工栽培,出现了大量的新品种。

(4) 茶花原产于我国,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唐朝,就有种植茶花的记载了。

(5) 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英人傅礼士又从云南采集茶花种子回国,尔后又被移植到美国。

解析:

- 按时间顺序:原产 → 引种 → 传播 → 人工栽培 → 进一步发展

最终排序:(4)(1)(5)(3)(2)

```

结构法

适用对象:各种文段。

方法:分析文段的结构,识别主题句和支持句,根据结构关系进行排序。

示例

```

(1) 种种乱象对青少年成长的负面影响。

(2) 只有解决这些问题,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才能得到改善。

(3) 学校应加强对乱象的引导和管理。

(4) 家长也应承担起责任,关注孩子的网络行为。

解析:

- 问题和危害:(1)

- 对策:(2)(3)(4)

最终排序:(1)(2)(3)(4)

```

选项筛选法

步骤

第一步:看选项首句,排除不适合当首句的句子。

第二步:通过具有关联词的句子结合选项排除不合适的选项。

第三步:带入验证。

示例

```

(1) 种种乱象对青少年成长的负面影响。

(2) 只有解决这些问题,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才能得到改善。

(3) 学校应加强对乱象的引导和管理。

(4) 家长也应承担起责任,关注孩子的网络行为。

解析:

- 第一步:排除首句不适合的选项,如(1)。

- 第二步:通过关联词“只有……才”确定(2)和(3)(4)的顺序。

- 第三步:带入验证,逻辑恰当。

最终排序:(2)(3)(4)

```

文体意识

方法:了解不同文体的排序习惯,如叙述性语段通常遵循时间及空间的顺序,说明性语段可以依照由远及近的逻辑来排列。

示例

```

(1) 描述旅行过程:早上出发 → 中午到达 → 下午游览

(2) 说明事物发展过程:起源 → 发展 → 成熟

```

逻辑意识

方法:识别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等。

示例

上一篇上一篇:一年级句子排列顺序的方法和技巧?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