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至其知。致知在格物。
这句话强调了修身的步骤:先端正心态,再真诚意念,最后获得知识。知识来源于对世间万物的深入研究和推究。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这句话鼓励人们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和方法,保持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这句话讲述了君子的行为准则:自己先做到某种善事,然后才去要求别人;自己不做某种恶事,然后才去责怪别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这句话强调了预见性的重要性,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有充分的准备就能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这句话描述了学习的步骤和方法:广泛学习,详细询问,慎重思考,明确辨别,踏实实践。通过不断努力,即使是最愚笨的人也能变得聪明,最柔弱的人也能变得坚强。
知耻近乎勇。
这句话认为,知道羞耻是接近勇敢的表现,鼓励人们要有自知之明和勇于改正错误的精神。
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
这句话强调了循序渐进的重要性,无论追求的目标多么高远,都要从近处开始,从低处做起。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生平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辨之,笃行之。
这句话讲述了君子应该安于自己的地位和处境,无论处于何种环境,都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并努力实践。
过犹不及。
这句话强调了适度的重要性,无论是过分还是不足,都是错误的做法。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句话引用了《道德经》中的名句,强调道的不可言传性和不断追求的精神。
这些语录不仅体现了《中庸》的核心思想,也包含了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于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