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焕《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写的是实景。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由实见虚,把景物与心胸打成一片。
贾岛《寻隐者不遇》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 四句皆实,而过访不遇之情跌宕变化,由实见虚。
叶绍翁《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 上联非常含蓄,暗示了很多内容,为虚;下联“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千古传诵的名句,为实。
杜牧《长安秋望》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 以实托虚。
王昌龄《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 前两句写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 后两句想象魏二梦里听见猿啼,难以入眠,为虚。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前两句写实;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 后两句写虚。
高适《燕歌行》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 虚实结合,表现战场上卫士的辛勤戍守与家中妻子的思念之苦。
杜甫《登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 壮阔而又生动的描绘洞庭湖的气象。
姜夔《扬州慢》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 实写战后扬州的荒凉;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 虚写战争给扬州带来的破坏。
李清照《武陵春》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 实写女词人的悲伤;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 虚写女词人听说双溪春光明媚,准备泛舟出游。
李商隐《锦瑟》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庄生梦蝶”为虚,“望帝啼鹃”为实。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实写赤壁的壮丽景色;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虚写周瑜的英姿飒爽。
汉乐府《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 实写;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 虚写。
白居易《琵琶行》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 实写琵琶声停后的江面静谧。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实写送别时的凄凉景象;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虚写诗人对洛阳亲友的思念和自清高自持的情感。
这些句子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既描绘了具体的景物和情境,又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哲理,使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