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创作中,对比手法是一种常用的表现手法,通过将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以下是一些使用对比手法的例子:
政治兴衰
例子1: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篇》
例子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诸葛亮
成功与失败
例子3:失败乃成功之母。
完美与不完美
例子4: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终究不过是苍蝇。
人物对比
例子3:少年闰土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二十年后,“我”回到故乡,再见闰土时,他“先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这种对比使得人物的各种特点更加鲜明。
国家产量对比
例子4:世界上有135个国家生产柑橘,总年产量达10282.2万吨,面积占10730万亩,均居百果之首,产量第一位的数巴西,2425.26万吨,第二位数美国,1633.52万吨,中国第三,1078万吨,再后是墨西哥、西班牙、伊朗、印度、意大利等国。
城市与乡村对比
例子5:在繁华的城市与宁静的乡村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对比。城市的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每个人都在为了生活而奔波忙碌,脚步从未停歇。而在乡村的小路上,悠闲的老牛缓缓走过,孩子们在田间嬉戏玩耍,时光仿佛变得缓慢而宁静。
自然现象对比
例子6:月亮的清辉和太阳的炽热也是对比的体现,它们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和魅力。
经济发展方式对比
例子7:旧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通过廉价劳动力,而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创新发展。
教学方法对比
例子10:普通的老师在教学生的时候,都力求踏踏实实地把知识传递下去,采用明白易懂的语言,甚至反复讲解,直至学生用勉强的表情说“我懂了”。可是我们看古时候老子是怎样教学生的?孔子向老子请教,老子什么都没说,只是伸伸舌头,孔子就能领悟,得出以柔克刚的道理,这玄之又玄的教学方法在今天看来非常不可思议,可为什么教学效果这样好呢?恐怕还是名师高徒的关系。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对比手法在文学中的广泛应用,它能够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