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别称和雅称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
百城:
出自《北史·李孝伯传》,称藏书富有者为拥“百城”。
书田:
把耕田比喻成读书,因此读书也叫做“书田”。
经笥:
经指经书,也泛指最重要的有指导性的著作;笥是装书的箱子。因此经笥比喻书多又好,也有博学之意。
万卷:
出自杜甫《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后人用以代指数量惊人的书。
五车:
《庄子·天下》中提到,惠施的书多到用五辆车载,说明书多学识也丰富。成语中“学富五车”说的就是学识渊博。
丹铅:
丹是丹砂,铅是铅粉,这两样都是古代点校书籍时所用。后人亦用丹铅表示为借代经过点校的书籍。
灾梨枣:
古代用梨木和枣木刻书,如果用来刻质量差的文章,就是让梨枣木受灾。比喻不好的文章、坏的书。
千钟粟 、 黄金屋、 颜如玉:
宋真宗《劝学文》中用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来代指书籍。
汗牛充栋:
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中提到,后人用“汗牛”、“充栋”或“汗牛充栋”来代指极为丰富的藏书。
书痴:
指古代专心读书之人,如陆游诗云:“白头尚作书痴在,剩乞朱黄与校雠。”。
书库:
指博学饱识之士,如《隋书·公孙景茂传》载:“少好学,博涉经史”,“时人称为书库”。
书淫:
指好学不倦、嗜书入迷的人,如《晋书——皇甫谧传》称皇甫谧“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
书癫:
指读书入迷、忘形似癫的人,如陆游在《寒夜读书》一诗中曾用“书癫”一词自我解嘲。
书橱:
明代文人丘琼勤奋好学,才思敏捷,故有“书柜”的美称。
小儿学士:
称北周宗懔,据《北史·宗懔传》:“宗懔,字元懔,南阳涅阳人也。少聪敏,好读书,昼夜不倦,语则引古事,乡里呼为小儿学士。”。
斗酒学士:
指唐代王绩,因他性简放嗜酒,武德初,待诏门下省,依定例,官给酒日三升,时人遂送王绩“斗酒学士”的谑称。
尺二秀才:
古文“尽”字的俗写字为“尽”(现用作简化字),由于“尽”字由尺下二点构成,故而戏称书写俗字的读书人作“尺二秀才”。
著脚书楼:
宋代赵元考博览强记,宋朱牟《曲洧旧闻》卷二载:“(赵元考)无书不记,世称‘著脚书楼’。”意为赵元考好像会行动的书楼一般诗书满腹。
不栉进士:
“栉”为男子束发之梳簏。“不栉进士”喻称有文才的女子,如唐刘讷言《谐噱录·不栉进士》载:“关图有妹能文,每语人曰:‘有一进士,所恨不栉耳。’”。
这些别称和雅称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读书的热爱和尊重,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