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个成语主要是用来形容 学识广博,无所不知的人。这个成语可以追溯到多个历史人物,具体包括:
伍子胥:
据《敦煌变文章·伍子胥变文》记载,伍子胥是吴国贤臣,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经武律,以立其身。
姜子牙:
姜子牙,即姜尚,是商朝末年的重要人物,辅佐周武王灭商。他不仅学识渊博,还能文能武,被封为齐地的诸侯,成为齐国始祖。
诸葛亮:
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诸葛亮,以智谋著称,他在赤壁之战中算出了风向和是否会下雨,显示了他对天文和地理的深入了解。
刘伯温:
明朝初年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刘伯温,也以其卓越的学识和智谋闻名,被后人誉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此外, 鬼谷子、 张良、 袁天罡、 李淳风、 僧一行和 陶弘景等人也都被认为具有广博的天文地理知识。
综上所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个成语可以形容多个历史人物,其中伍子胥、姜子牙、诸葛亮和刘伯温是最为著名的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