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中专之所以被认为是“很厉害”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录取率低:
在计划经济时代,中专的录取率相对较低,竞争激烈。例如,上世纪80年代,中专的录取率不到10%,能够进入中专的学生通常都是学习成绩优秀的。
早就业观念:
当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中专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这导致早就业成为年轻人的目标,中专生因此有机会在早期就展示自己的才华。
社会需求: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中专教育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因此中专毕业生成为了社会急需的人才。
教职工素质高:
当时的中专和技校拥有优秀的教职工,很多是从社会上顶尖的老师、老专家、老技术人员中选拔而来,他们的技术水平非常高。
干部身份:
中专毕业生通常会被分配进入体制内,成为国家干部(后来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干部、国企干部及工作人员,这种身份在当时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性价比:
尽管中专的学历在学历层次上不如本科,但在性价比上,中专生被认为是非常有竞争力的,有时甚至与985或211大学相当。
户口优势:
考上中专的学生会自动取得居民户口,这在当时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户口与居住和工作机会紧密相关。
精英教育:
当时的教育体系推行的是精英教育,只有少数人才有机会接受中专教育,因此考上中专的学生自然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以前的中专生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