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子路
孔子带弟子子路周游列国时,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就让子路捡起来。子路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孔子自己弯腰捡起马蹄铁,用它在铁匠那儿换来三文钱,又用这钱买了十七八颗樱桃。出了城,二人继续前行,经过的都是茫茫荒野,坐在牛背上的孔子猜到子路渴得厉害,就把藏在袖子里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颗,子路一见,赶紧捡起来吃。孔子边走边丢,子路也狼狈地弯了十七八次腰。最后,孔子笑着对子路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了。”
孔子与子贡
卫国一位使者向子贡了解孔子弟子的情况,子贡就介绍好学不倦的颜回,勇敢无畏的子路,多才多艺的冉求,节操高尚的曾参等同学,惟独没有谈他自己。后来孔子知道了这件事,高兴地对子贡说:“你已经有知人之明了。知人之明,方能自知之明;自知之明的人,才能有大作为啊。”子贡施礼谢了老师的夸奖。孔子进一步给子贡说:“你知道了谦虚,那谦虚的实质是什么呢?”孔子不等子贡回答,接着说:“就像大地一样,大地不比什么都低吗?但大地挖深了就涌出泉水来,播了种就长出五谷来,草木生长,鸟兽繁衍,所有的生命都来自大地,所有的死亡都回归大地,大地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养育万物而从没听过它说什么。”子贡听了连连点头。
孔子与颜回
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有一天中午,他的弟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颜回输冠
颜回爱学习,德性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一天,颜回去街上办事,见一家布店前围满了人。他上前一问,才知道是买布的跟卖布的发生了纠纷。买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为啥要我二十四个钱?”颜回走到买布的跟前,施一礼说:“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么会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错了,不要吵啦。”买布的仍不服气,指着颜回的鼻子说:“谁请你出来评理的?你算老几?要评理只有找孔夫子,错与不错只有他说了算!走,咱找他评理去!”颜回说:“好。孔夫子若评你错了怎么办?”买布的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头。你错了呢?”颜回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冠。”二人打着赌,找到了孔子。孔子问明了情况,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哪!颜回,你输啦,把冠取下来给人家吧!”颜回从来不跟老师斗嘴。他听孔子评他错了,就老老实实摘下帽子,交给了买布的。
逆境识颜回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孔子有很多优秀的弟子,其中最出色的一个是颜回,他被孔子称为“贤哉,回也”,是孔门七十二贤之首。颜回的家庭并不显赫,他的父亲颜无繇是一个贫穷的木匠,他的母亲是一个寡妇。颜回从小就表现出了聪明和好学的天赋,他对孔子的教导非常敬仰和信服,经常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向各种人学习。颜回虽然贫困,但是他能安贫乐道,不为物欲所动,不为名利所诱。他生活简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他不迁怒,不贰过,不伐善,不施劳。他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别人宽容大度。他的品德和学识得到了孔子和众多弟子的赞扬和尊敬。颜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