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淡泊名利的小故事包括:
三顾茅庐: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在隆中自比管仲乐毅,但并未急于求名,直到刘备的诚意感动了才出山相助。
淡泊明志:
诸葛亮在草庐门上挂了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表达了他用淡泊简朴来显示自己的志趣,用心境平静来远离名利的决心。
《诫子书》:
诸葛亮在五十四岁时给年仅八岁的儿子诸葛瞻写了一封《诫子书》,文中提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强调修身养性,崇尚节俭,淡泊名利。
节俭生活:
诸葛亮在蜀国建立后,生活十分节俭,他的家业仅存钱800铢、田15顷,妻室儿女靠种田植桑为生。他本人的衣食用度由朝廷配给,俸资之外,分文不取。
遗嘱:
诸葛亮在暮年立下遗嘱,要求自己死之日,家中不得有余帛,外无赢财,以表明他一生淡泊名利,廉洁奉公。
这些故事都体现了诸葛亮一生淡泊名利,致力于国家和民族的大业,其品德和修养为后世树立了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