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孝道的典范故事,以下是部分二十四孝故事的内容概括: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历经父亲和继母的多次加害,但舜依然孝顺,感动天地。
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人,为了逗乐年迈的父母,穿上儿童衣服,扮作小孩子的样子。
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为了满足年迈父母想喝鹿乳的愿望,想办法混入鹿群,取得鹿乳献给父母。
百里负米:
子路,春秋时期鲁国人,早年家中贫穷,常常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啮指痛心:
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因为思念母亲而咬断手指,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芦衣顺母:
闵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冬天穿着芦衣为继母御寒,表现出了对继母的孝顺。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刘邦的儿子,亲自为母亲煎药,表现了孝心。
拾葚异器:
蔡顺,汉代人,在拾葚时,将好的葚子留给母亲吃,自己吃不好的。
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隆虑人,为了供养母亲,打算埋掉自己的儿子,结果天上掉下黄金,证明他的孝心感动了天。
卖身葬父:
董永,东汉时期千乘人,因家境贫寒,卖身为奴葬父,感动天帝,天帝派女子帮助他还债。
这些故事体现了古人孝顺父母的行为和精神,是中国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