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保护黄河采取了以下行动:
建立自然保护区
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保护长江、黄河、怒江的源头,即中华水塔。
植树造林与水土保持
在长江上游地区严禁采伐原始森林,同时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黄河流域主要在黄土高原地区进行绿化,减少泥沙流入量。
上游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改善土地利用方式,减少水土流失。
水利工程建设
在长江、黄河上建立一些水利枢纽,如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控制洪水,发挥灌溉、航运、发电等作用。
修建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缓解三门峡拦蓄洪水的压力,控制洪水,减少下游河道淤积,担负防凌任务。
建设其他水利工程如三门峡水库、伊河陆浑水库和洛河故县水库,以及跨流域调水工程如"引黄入卫"、"引黄济青"等。
水资源管理
实施一系列治黄工程,包括河道治理、水污染治理、水资源管理、生态修复等。
推行节水技术和措施,包括对黄河灌区进行大规模节水改造、严格限制高耗水重污染项目。
公众参与
普通公众通过节约用水、减少水资源浪费、收集雨水再利用、一水循环多用等方式参与保护黄河。
不要往黄河里扔垃圾、废电池以及食品包装袋等,保护黄河里的珍惜水生动物,不要滥捕滥杀。
文化传承
守卫和传承衍生于黄河的优秀华夏文化,强调保护黄河不仅是环境保护,也是文化传承。
这些措施体现了人类对黄河保护的全面性和长期性,不仅包括自然环境的治理,还包括水资源管理、生态修复和文化传承等方面。通过这些综合性的措施,人类正努力使黄河恢复其原有的健康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