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情网-为你提供各类经典名言与文案句子

契诃夫的《变色龙》怎样分段啊?段意是什么?

《变色龙》是契诃夫的一部著名短篇小说,其分段和段意如下:

第一部分(1—5段)

开端:警官奥楚蔑洛夫遇到了一场乱子——狗咬伤人这一案子的发生。

第二部分(6—23段)

发展: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案子时的声色变化作了鲜明的对比。

具体分段

第一次判定(6—8段):弄死狗,罚狗的主人。作出判定的根据不知是“谁家的狗”。

第二次判定(9—13段):狗是无辜的;原告是“敲竹杠”。作出判定的根据——有人说“这好像”是“将军家的狗”。

第三次判定(14—17段):狗是“下贱胚子”;“原告”是受了害,要教训狗的主人。作出判定的根据—巡警说“这不是将军家里的狗”。

第四次判定(18—20段):称是娇贵的动物,用自己的名义派人把狗送到将军家去;“原告”受斥责。作出判定的根据—有人说:“没错儿,将军家的狗!”。

第五次判定(21—23段):“这是条野狗”,“弄死算了”。作出判定的根据—将军家的厨师说“我们那儿从来没有这样的狗”。

第三部分(24—27段)

高潮:最后确定狗的身份是将军哥哥家的,警官奥楚蔑洛夫相应的做出最后的判决。

第四部分(28—29段)

结局:奥楚蔑洛夫审理案子结束,小狗被带走,赫留金受到恐吓。

段意总结:

开端:奥楚蔑洛夫遇到狗咬人事件,引起他的注意。

发展:奥楚蔑洛夫在处理案件过程中,根据狗的身份不断改变态度和判定,展现了他的善变和谄媚。

高潮:最终确定狗是将军哥哥家的,奥楚蔑洛夫做出最终判决。

结局:案件审理结束,小狗被带走,赫留金受到恐吓,奥楚蔑洛夫恢复常态继续作威作福。

通过这样的分段和段意分析,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变色龙》的故事结构和主题。

上一篇上一篇:契诃夫为什么要写变色龙?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