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讲述了愚公和他的家人为了移走阻挡他家门口的两座大山而坚持不懈的故事。以下是一些《愚公移山》中的好词和好句:
好词:
1. 面山而居:面对着山居住。
2. 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
3. 箕畚运土:用箕畚装土石。
4. 始龀助之:才七八岁的小孩也去帮助他们。
5. 献疑:提出疑问。
6. 甚矣,汝之不惠:你真是太不聪明了。
7. 诚于中,形于外:内心的诚意必然表现在外面。
8. 惩山北之塞:因为山北的阻塞而受到惩罚。
9. 迂:曲折,绕远。
10. 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
好句:
1.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小孩子。)
2.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何必愁挖不平呢?)
3.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凭借你的力气,就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
4.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河曲智叟嘲笑他说:“你真是太不聪明了。凭你残余的岁月和力气,连山上的一根草都毁不了,又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5.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掌管山神的蛇听到这件事,害怕愚公不停歇,便报告了天帝。天帝被他的诚意所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
这些词句不仅描绘了愚公移山的故事情节,还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