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与端午节相关的诗词作品,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佳作。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端午》
唐·文秀
内容: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内容: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竞渡歌》
唐·张建封
内容: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端午》
唐·李隆基
内容: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已酉端午》
元代·贝琼
内容: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内容: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浣溪沙·端午》
宋·苏轼
内容: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这些诗词不仅描绘了端午节的景象,也反映了诗人们对屈原的怀念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珍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其文化内涵在古诗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