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认为作家协会没有存在的意义,主要原因如下:
作协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韩寒觉得作家协会并没有真正促进中国文学的发展,反而起到了阻碍作用。他认为,对于知名作家来说,作协的名头并不重要,因为他们已经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获得了市场的认可。而对于普通作者,作协并没有提供足够的帮助或资源来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和知名度。
作协的管理和运作存在问题:
韩寒批评作协号称主流文坛和纯文学,但实际上却未能真正推动文学创作的繁荣。他认为作协在政治上被淡化,但仍保留着一些不合理的做法,比如对会员的写作进行不必要的干涉,以及利用手中的资源和小权势划分文学创作的界限。
作协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在减弱:
韩寒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作协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他甚至表示,如果有机会成为作协主席,他会立即解散作协,因为这或许是中国文学走向自由和繁荣的途径之一。
作协未能有效保护和支持文艺工作者:
韩寒认为,作协应该更多地关注保护和支持处于弱势地位的文艺工作者,而不是仅仅维护某些人的利益。他提出文联应该向妇联学习,更多地关注和支持文艺创作。
综上所述,韩寒认为作家协会的存在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正面影响,反而存在许多问题,因此他呼吁对其进行改革或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