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中专比高中难考。以下是几个原因:
招生规模:
在1966年以前,中专的招生数量较少,而高中招生数量相对较多,中专的录取门槛更高。
教育资源:
1966年以前,高中的教育质量和教学资源相对中专较为匮乏,这也使得中专的考试难度更大。
录取率:
在恢复高考初期,中专和大学的录取率非常低,录取率不到10%,而大学扩招后,中专的录取率更低。
专业考试:
中专通常按专业招生,考生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并在专业考试中表现出色才能被录取。
实践考核:
中专注重实践教学,考核形式也与之相关,要求考生在实践中展示其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社会观念:
当时,一些家庭认为中专分配的工作不如高中考大学好,因此更倾向于鼓励孩子上高中考大学。
就业竞争力:
1996年后,中专不包分配,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导致更多优秀学生选择上高中考大学。
教育背景:
80年代,中国的教育体系不够完善,高中和中专的招生规模较小,报考人数较多,考试难度较大。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信息是基于历史背景和数据,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点的具体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