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绿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其特点在于主要使用矿物质颜料石青和石绿作为画面色彩。根据使用颜料的浓度和技法,青绿山水画可分为两大类:
大青绿
特点:多采用勾廓的方法,少用皴笔,着色浓重,具有强烈的装饰性。
代表作品:隋·展子虔的《游春图》、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等。
小青绿
特点: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罩青绿,表现山石树木的苍翠。
代表作品:宋·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局部、明·仇英的《桃源仙境图》等。
此外,青绿山水画在设色技法上还有以下几种变化:
金碧山水:在青绿山石的轮廓上勾以金石,使画面更加富丽堂皇。
浅降山水:在传统青绿山水的基础上,通过渲染色一遍或数遍,形成层次丰富的色彩效果。
青绿山水画以其独特的色彩和表现手法,成为中华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隋唐时期达到高峰,对后世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