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情网-为你提供各类经典名言与文案句子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精选37句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1、预习可以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我们可用铅笔勾划出书中的重要内容,在不理解的地方标上记号。

2、培养孩子清晰有序的表达习惯。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具备,但容易颠三倒四。因此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清晰有序的表达习惯。通常做法是,带着孩子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大人先有序地表达一遍,再让孩子按照“先,接着,最后”的模式说出对人和事的观察结果。说得不够清晰的,家长要及时指出来。反复之下,孩子的表达就会很清晰了。

3、(2)在老师指导下画分析或动手操作的习惯。

4、自觉做笔记的习惯。

5、六年级学生必须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6、(1)通过自学,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用铅笔在书中某个地方规范简单地记录下来,能初步理解书中的概念,并能举例说明。

7、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8、培养孩子的聆听习惯。学会聆听可以说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最关键之处。由于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很容易被外界的声色形干扰。因此,家长一定要加强孩子聆听习惯的培养。方法有:睡前给孩子读故事书,选情节引人又很温暖的内容,要求孩子不讲话,不打岔,安静地聆听,听完,让孩子复述。其次是可以坐下来与孩子交谈,孩子讲,家长一定要认真听,不打岔,不做其他事,等孩子说完,家长复述。反之,家长讲,孩子听,听完,复述。反复训练之下,孩子就养成了聆听的习惯。这个习惯一旦养成,孩子就特别会听课,学习效率很高,中学里的学霸,基本上都是很会听课的孩子。

9、可以引导孩子制定一张一天的时间安排表,安排什么时间做什么,如什么时间起床,什么时间学习,什么时间,什么时间睡觉等等。再制定一张学习安排表,安排各科的作业要怎样安排,要学习什么,要复习什么等等。

10、既然说是“培养”那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了,这是潜移默化的过程。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是离不开家长的坚持和良心教导的,不过这个要适当而为,不能过于粗暴和随便,可能对不同的孩子就要有不同的方法。这就是因材施教吧。

11、专心听讲的习惯

12、(1)细心审题,弄清题目的要求,思考解题的方法

13、(1)观察:观察要仔细、全面,要有目的、有条理,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14、(2)会叙述书中阐明的算理,并尝试完成“做一做”中的习题。

15、(3)书写格式符合要求(黑色笔)。

16、一个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家长以身作则的,为什么这么说,在国外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并不是用鞭子用吼的方式,而是自己去做,用行动去影响孩子。刚刚在头条我看了一个短,内容是这样的:一个外国爸爸在看到儿子在卫生间刮胡子,但是他刮的方式不对,这样很容易刮伤皮肤。但这位父亲并不以为直接上去叫他怎么去刮是正确的,因为孩子正在青春期比较叛逆,如果直接去说的话容易适得其反。后来他就在卫生间安装多一个洗手盆,第二天比孩子早点刮胡子,后来儿子看到父亲怎么刮他就怎么学习。所以很多东西家长不要觉得烦就不做,自己要以身作则,比如在孩子面前多点看书,多点看报纸而不是看手机玩游戏等等,孩子看到你怎么做他就会怎么做的。

17、课堂上全神贯注、静心聆听、积极思考、勇于发言是学习高效的前提条件,希望各位同学能够充分利用每天课堂上的40分钟时间漂亮地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让自己的课余时间更轻松、更自由。

18、在课堂上除了认真听讲以外,还要勤于思考,善于提问,这样的学习才是更有效的学习,学习能力才会提升,学习成绩才会提高。

19、让孩子养成会用时间的习惯,会自主学习的习惯。

20、培养孩子回家先做作业后玩耍的习惯。多数孩子放学回家都是先猛玩,玩够了再写作业,然后发现时间不多了,于是作业写得相当的潦草。长此下去,孩子的学业成绩受到影响。孩子到中学,为何成了学渣?多数是因为小学阶段养成了极坏的学习习惯。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不论中学老师如何抓,都很难抓起来。

21、(5)每单元检测后自我查漏补缺的习惯。

22、学生的学习和做作业是否专心认真,其实跟做父母的有很大的关系。现在有些父母这边要求孩子要用心做作业,而边一边又跟别人聊天或看电视,甚至在家里打牌或打,这样,除了极个别自制力非常强的孩子,其他孩子是根本不可能在这样的环境下专心学习的,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加强协调,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宽松的家庭学习环境

23、培养孩子正确握笔的习惯。小学一年的孩子,指力不足,因此握笔的姿势非常难看。家长一定要及时纠正孩子错误的握笔姿势,然后不厌其烦地培养孩子正确握笔的姿势。姿势正确,书写就相对工整漂亮。百度一下,网上有很多正确握笔的片,照着做就可以了。

24、在课堂上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重要的内容要画线或做记号。课前可在书中某些空白地方画上一些条形格子,然后课上用工整的书写记录下每节课知识重点和要点,记知识结构与规律,记公式,记补充内容等。

25、在学期初加强学生课堂常规的训练,在学期初的几个星期宁可少学点知识,也要肯花时间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

26、第二、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课程改革的今天,应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兴趣的潜在因素。做到一上课就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自学的积极性就越高。激发兴趣就是要把学生已经形成的潜在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27、第三、诱导示范,从点滴抓起,寓教育于细节中“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叶圣陶)。这就说明养成习惯要从点滴细节抓起,由点到面,由单项到系列,由局部到整体,日积月累,方可达到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善于创设情景,明确要求,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针对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采用多种示范方式。引导学生模仿和借鉴。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进行习惯积累。

28、其实我的第二和第三个观点都有互相联系的。家长的以身作则可以说是起了一个好榜样好环境给孩子们学习,而“孟母三迁”从另个角度分析就是孟子觉得母亲为自己学习而不停搬家,感受到母亲的良心用苦,这也可以说孟母的以身作则来影响孩子的学习。

29、预习习惯。

30、(2)独自去解决问题。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31、作息时间表,其实就是给学生制定生活、学习规矩,即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玩,什么时候休息。因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不能剥夺孩子玩的权利。孩子不玩痛快,学习时就不能很好集中注意力,也不会精力充沛。我们只需要让孩子从小养成了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玩,那么孩子到了学习时间,他自己都会比较自觉地坐在自己的书桌上开始看书做作业了。

32、主动探究的习惯。

33、勤思好问的习惯

34、还有就是学习环境也很重要。古代有个很重要的故事就是“孟母三迁”说的就是学习环境对孟子学习的影响,孟母最后一次就是搬在学校附近这样才能孟子静下心来。

35、(4)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

36、第一、要从小节开始,持之以恒。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在教学中,有许多的“细节”,诸如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响亮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把这些细节养成好的习惯,《老子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师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习惯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行为动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须有一个过程,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不断强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久而久之,学生的习惯就自然形成了。

37、培养孩子喜欢阅读的习惯。要想孩子喜欢阅读,家长本身就要阅读才行。有些孩子家里连一本绘本都找不到,家长却希望孩子成为人人称羡的学霸。现在有很多绘本都是依照孩子的年龄阶段或者是学段来编制的。一年级的孩子,在当当网一搜,自然就有与之匹配的阅读绘本。建议家长不论家有多小,都建一个小小的阅读书吧,让孩子的闲余时间泡在书吧里,喜欢阅读的习惯就养成了。

上一篇上一篇:关于诚信的绘画作品【优选28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