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登庐山苏轼译文
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不觉失笑。旋入开元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4、接下来的两句“重重叠叠疑无路,梦里得知君是客”,则表现了苏轼在山中行走时的感受。他觉得山上的路很曲折、崎岖,有时甚至让人怀疑是否有路可走。但在梦中,他知道自己只是来到这里作客,而庐山才是真正的主人。
5、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6、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2.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3.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7、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8、观书局,无一声。
9、登上庐山,
10、登庐山登庐山,山居人。
11、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12、登庐山,山居翁。
13、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14、往来山南地十馀日,以为胜绝,不可胜谈。择其尤者,莫如漱玉亭、三峡桥,故作此二诗。最后总老同游西林,又作一绝云:“横看成岭侧成峰,到处看山了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余庐山诗尽于此矣。
15、缘:因为;由于。
16、众虽读其末字,我独读其先生。
17、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18、虽然众人只关注书籍的结尾,我却喜欢读懂作者的初衷。
19、各不同:各不相同。
20、唐代:李白
21、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22、往来山南北十余日,以为胜绝不可胜谈,择其尤者,莫如漱玉亭、三峡桥,故作此二诗。最后与摁老同游西林,又作一绝云:“横看成岭侧成峰,到处看山了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仆庐山诗尽于此矣。
23、出处:宋·苏轼的《东坡志林》
24、初游庐山,山势雄伟壮丽,云雾缭绕,如仙境一般。登山顶,俯瞰群山,心旷神怡。山间溪流潺潺,清澈见底,鸟语花香,令人陶醉。庐山的奇峰怪石,如画般美丽,让人流连忘返。夜晚,山上星光璀璨,宛如银河倒挂。初游庐山,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与神奇,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
25、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2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7、是望庐山瀑布,不是上庐山瀑布。
28、重重叠叠疑无路,梦里得知君是客。
29、这一天,有人把陈令举所作的《庐山记》寄给我,我一边走一边读,看见其中有的地方提到徐凝、李白赞咏庐山瀑布的诗,不由觉得好笑。开先寺的住持求我作诗,我就作了一首绝句:“玉帝让银河垂下来一股水流,自古以来只有像贬谪下凡神仙一样的李白所作的诗最好。飞流溅起水花不知有多少,何不给徐凝洗一洗他的臭诗。”
30、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初登庐山苏轼译文
31、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32、虽然众人喜欢看比赛的结局,我却擅长布局。
33、北宋文人苏轼
34、题西林壁
35、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36、望庐山瀑布
37、又云:“自昔忆清赏,初游杳霭间。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旦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不觉失笑。旋入开先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38、李白〔唐代〕
39、自记庐山诗
40、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和“自昔忆清赏,初游杳霭间。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当天,有人把陈令举的《庐山记》拿给我看,我便边走边读,看到其中说到徐凝、李白的诗,不觉好笑。一会儿到了开先寺,主僧向我要诗,于是作了一首绝句:“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41、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42、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43、在山南来回已有十多天,认为景色很优美,不能用语言描述完。若从中要挑选最好的,那就不得不说漱玉亭、三峡桥,所以做了这两首诗。最后和摠老一起游玩了西林时,再做了首绝句“横看成岭侧成峰,到处看山了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写庐山的诗都在这里了。
44、我是山中居民。
45、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46、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4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8、我刚到庐山时,山谷奇异又秀丽,是我平生从未看到过的,我的两眼几乎是应接不暇,于是就产生了不想要作诗的念头。不久看到了山中的僧人,他们都说“苏子瞻来了”。我便不自觉做了首绝句:“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但又暗笑前面说的荒谬,又再做了两首绝句:“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49、苏轼〔宋代〕
50、不识庐山真面目古诗是一首唐代现代诗歌,表达了作者前往庐山参观,却只看到表面的风景而未能领略到其真正的魅力和深度,隐喻人们只看到表面的事物却不注重其内在的价值和意义。
51、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52、我是山中老人。
53、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殆应接不暇,遂发意不欲作诗。已而见山中僧俗,皆云苏子瞻来矣。不觉作一绝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既自哂前言之谬,又复作两绝云:“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54、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感悟。
55、在山中南来北往地游览了十多天,我认为山中的名胜奇绝,多不胜数,择其最好的,要数漱玉亭、三峡桥,所以作了《庐山二胜》(即《开先漱玉亭》、《栖贤三峡桥》)两首诗。最后与著名高僧常总老一起游览西林寺,又作了七绝诗一首《题西林石壁》:“横看成岭侧成峰,到处看山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所做的庐山诗,全部都在这里了。
56、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在庐山游览时的感受。诗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是说他并没有看到庐山的真正面貌,可能是因为山势险峻、云雾缭绕,或者是因为他只是呆在山中的某一个角落,没有看到全貌。但他却感觉自己身在山中,能够感受到山的气息和神韵。
57、解释: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赏析:此句将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58、译文及注释
59、这首诗在现代意义上被广泛解读为一种人们应该多加思考和关注内在价值的呼唤和警示。
60、我苏轼第一次进入庐山,看见山谷奇异秀丽,是平时没有见过的,我的眼睛几乎应接不暇,于是下定决心只是观看不作诗词。不一会就听到山中僧侣和百姓说:“苏子瞻来了!”不知不觉地没有意识中作了一首绝句:“穿着草鞋拄着竹枝,挂着一百个钱在拐杖上到处游荡。可是奇怪深山老林,每个人都能认识我这个沦落的旧官吏。”随后我又讥笑自己刚才的言论有错误,于是又作了两首绝句:“青山就好像从来不相识,高傲的样子与我一点也不亲近。要认识庐山的真面目,改年就是故人。”另一首诗说:“自从过去就一直想静静地欣赏,经常做梦神游在飘渺云彩之间。现在不是在做梦,真地来到了庐山。”
初登庐山苏轼译文
61、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62、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63、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殆应接不暇,遂发意不欲作诗。已而见山中僧俗,皆云:“苏子瞻来矣!”不觉作一绝云:“芒鞍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既自哂前言之谬,又复作两绝云:“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又云:“自昔忆清赏,初游杳霭间。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
64、观棋局,无一言。
65、侧:侧面。
66、众虽善其终局,我独善其落子。
67、《不识庐山真面目》是唐代诗人苏轼所作的一首诗,全文如下:
68、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