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情网-为你提供各类经典名言与文案句子

杜鹃啼血猿哀鸣

1、宋王令作

2、出自宋代岳珂《予自武昌携二猿归夜闻清啸偶成》

3、诗人用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来表达竭尽全力留住美好时光的意思,既表达珍惜的心情,又显示了自信和努力的态度

4、孤独无助的臣下早己衫湿泪尽,枉然徒劳发出凄哀断肠的悲声。

5、李白曾反用其悲凉的调子,借以表达极喜之情,“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不过这也改变不了其本身凄凉的本意。

6、杜鹃啼血是一个典故,传说古蜀国有国君名杜宇,又称望帝,被臣子逼位,逃于山中,死后忧愤,化而为鸟,名为杜鹃鸟,终日悲啼,以至嘴角流血,血流到花上,就是杜鹃花。在古诗文中,杜鹃是一种悲鸟,但凡心中哀伤悲痛时,往往会借这鸟来表达,所以但凡出现杜鹃,即是表达一种悲伤。

7、杜鹃啼血是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

8、杜鹃啼血

9、杜鹃泣血和杜鹃啼血没有区别

10、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11、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

12、猿哀鸣的诗句:“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

13、【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14、春花窈窕鸟争舞,夏木荫郁猿哀鸣。

15、这句出自白居易《琵琶行》,是白居易听完曲子和歌女的自陈后,对自己被贬浔阳悲惨生活的描述。原文为“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意在以杜鹃与猿的叫声嘲咋反衬琵琶的动听,也是白居易对自己不幸处境的自嘲。(1)“杜鹃啼血”,是指杜鹃这种专情的鸟类,在配偶死去后,会不住的哀鸣,直至吐血而死。“杜鹃啼血”的意象被古人运用在诗中,常用来渲染悲凉凄冷的氛围,赞扬坚贞不渝的爱情,或是控诉现实。

16、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这句诗出自白居易的诗作《琵琶行》。这句诗的意思是: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

17、没有杜鹃泣血,只有杜鹃啼血。

18、出自宋代王安石《寄题众乐亭》

19、原诗: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20、宋诗与唐诗不同的地方,大部分宋诗都是在写景中附带哲理的,这首诗也不例外,最后一举可以解释成勉励之意。只要努力去做了,不信还有做不到的事情。

21、【解释】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

22、猴物种解析:猴子是一个总称。灵长类中很多动物我们都称之为猴。灵长目是哺乳纲的1目,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大脑发达;眼眶朝向前方,眶间距窄;手和脚的趾(指)分开,大拇指灵活,多数能与其他趾(指)对握。它也是中国十二生肖之一。

23、杜鹃鸟半夜还在啼血鸣叫,不信叫不回离去的东风。这首诗上半部是说春天快要过去了,所以下两句表达对时光的挽留

24、乐天听琵五,尝赋猿哀鸣。

25、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26、凤凰折翅猿哀鸣,著书谈笑空山里。

27、出自:唐代柳宗元的《入黄溪闻猿》

28、(2)“猿哀鸣”,出自《水经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粘裳”。指的是三峡两岸的猿猴,叫声哀啭久绝,使羁旅的行人思念家乡而潸然泪下。

29、【典故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30、译文:黄溪的小路弯弯曲曲千里绵延,不知从哪儿传来了猿猴的哀鸣?

31、这首诗的子规(杜鹃)与以往大部分诗歌里借喻哀伤,凄切的含义较不相同,带有比较积极的意义。

32、因为诗句杜鹃啼血猿哀鸣,猿就是指的猴。杜鹃啼血,汉语成语,意思是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出自唐·白居易《琵琶行》。

33、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

34、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35、没有什么区别。

36、【成语意思】: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

37、)“杜鹃啼血”,是指杜鹃这种专情的鸟类,在配偶死去后,会不住的哀鸣,直至吐血而死.“杜鹃啼血”的意象被古人运用在诗中,常用来渲染悲凉凄冷的氛围,赞扬坚贞不渝的爱情,或是控诉现实.(2)“猿哀鸣”,出自《水经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粘裳”.指的是三峡两岸的猿猴,叫声哀啭久绝,使羁旅的行人思念家乡而潸然泪下.李白曾反用其悲凉的调子,借以表达极喜之情,“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不过这也改变不了其本身凄凉的本意.

38、杜鹃啼血”,是指杜鹃这种专情的鸟类,在配偶死去后,会不住的哀鸣,直至吐血而死.“杜鹃啼血”的意象被古人运用在诗中,常用来渲染悲凉凄冷的氛围,赞扬坚贞不渝的爱情,或是控诉现实

39、古代诗歌中写到猿啼时多指哀音。诗人心中的哀怨、愁苦、凄怆、孤寂无以出之,故借猿啼而写出。

40、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杜鹃啼血、子规啼血”等指杜鹃鸟的哀鸣,并表哀怨、愁思之意。

41、通过这几句,反映出了诗人被贬江州所处的偏僻孤苦的生活环境,进一步表达了作者被贬以后的悲苦心境和与琵琶女同病相怜的情感。诗人感情的波涛为琵琶女的命运所激动,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

42、出自清代伯麟《题杨升庵先生画像》

43、杜鹃泣血又被称为杜鹃啼血,这是一个汉语成语,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一、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

上一篇上一篇:诚实守信手抄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