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寓言故事的读者对象不限于儿童,不少是专为成人写的。寓言故事更通的是通过故事告诉世人一些道理,对今后的生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寓言故事比较简单,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不要求塑造性格鲜明的拟人化形象。童话故事在情节的安排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则有较高的要求。
3、看杀卫玠出自《晋书·卫玠传》:“京师人士闻其姿容,观者如堵。玠劳疾遂甚,永嘉六年卒,时年二十七,时人谓玠被看杀。
4、一、从篇幅长短上
5、详细解释
6、到溉有个孙子,名叫荩,自小聪明过人,到溉十分喜欢他,一有时间就陪着他读书、写诗,从而养成了到荩喜爱诗文的好习惯。到荩成年时,在诗文方面的成就已超过了到溉,,颇得梁武帝的赞赏。
7、伊索寓言有启示人们的作用,童话故事只是满足人类一些美好的想像而已
8、在一个炎热的夏日,一只狐狸走过一个果园,它停在了一大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它从早上到现在一点儿东西也没吃呢!狐狸想:我正口渴呢。
9、孔雀道:“你数过了么,到底有多少?”
10、孔雀说:“你心眼太多,我怕你骗我?”
11、童话故事与寓言故事的区别:
12、狐狸试了又试,都没有成功,最后,它决定放弃,它昂起头,边走边说:“我敢肯定它是酸的。”正要摘葡萄的孔雀说:“既然是酸的那就不吃了。”
13、孔雀听了,坐不住了,着急地问:“狐狸妹妹,那我该怎样做才能让大家看到我其他地方的美呢?”狐狸眼珠骨碌一转,赔着笑脸说:“孔雀大哥问得好,今天,我正为此事而来!我觉得大哥可以将这尾巴卸下来,这样别人就会发现你其他地方的美了。”“谢谢你!狐狸妹妹。”孔雀感激涕零,“那这尾巴就送给你吧——如果你不嫌弃。”“好呀!”狐狸听了,迫不及待地将尾巴据为己有。
14、有一次,到溉与梁武帝聊天时,武帝开玩笑说:"你孙子的文章写得那样好,你的文章都是他为你代写的吧?"为此,梁武帝还写了一首名为《连珠》的诗,踢给了到溉。诗的大意是:
15、【解释】: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取灭亡。
16、三、从概念上
17、寓言故事篇幅短小,语言简练,通常只有几十字、几百字。而童话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结构更复杂,篇幅较长。
18、有一天,狐狸站在空地上,只管仰头看天。孔雀姑娘在家门口看见了,问道:“狐先生呀,你为什么只是仰头看天?”
19、童话故事的幻想必须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与现实的结合也必须和谐、自然,使事物按照自然的的规律发展,而寓言故事则不那么严格。
20、狐狸答道:“我要数数天上到底有多少颗星。”
21、“飞蛾扑火”的故事:
22、四、从幻想法则上
23、孔雀从树上飞下来,落到狐狸身边,它俩成了好朋友,狐狸说:孔雀妹妹,我成年在山上,没见过世面,到你家看看,我就心满意足了。
24、呕心沥血不是寓言故事。
25、五、从读者对象上
26、小红帽的故事最早出现在11世纪的比利时,古代诗歌。故事的原型来自于公元前6世纪的《伊索寓言》,直到17世纪在法国,小红帽的故事才第一次以文本的形式出现,当时的小红帽并不叫小红帽,而是叫作鹅妈妈的故事。在这个版本里,大灰狼最终获胜,而小红帽最后遇难,和我们现在看到的版本是截然相反的。
27、卫玠成年以后,更是丰标不凡,声名也越发响亮。他不论去到哪里,总有人争相围观。这些围观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常常像围墙一样将卫玠团团围住,所以每一次卫玠都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冲出重围。
28、孔雀怕狐狸吃了它,就说:“我在树上,你在下面,有什么话你就说吧!”
29、童话故事的读者对象是儿童,面向的是更多的儿童能够听得懂故事内容,培训儿童的基本正义观、是非观,具有较强的娱乐性。
30、第二天,森林里就传出了特大新闻,新闻的主角当然就是孔雀啦!说美丽的孔雀成了没有尾巴的母鸡,难看死了。与此同时,狐狸也成了新闻人物,有人看见狐狸的尾巴上套着孔雀的羽毛,正得意洋洋地招摇过市呢!只是孔雀那美丽的尾巴搁在它身上显得不伦不类。
31、狐狸说:“我不骗你啊!”
32、到了1801年,这个故事再度升级,内容更加恐怖,可以说不是儿童寓言,而是一个成人故事,用来警示人们不要被直到19世纪,格林兄弟的版本才把小红帽改成了我们现在看的内容,猎人出场救了小红帽,大灰狼失败,小红帽获胜。而内容的颠覆性改变,也让他从成人故事变成了适合孩子看的寓言故事。
33、卫玠去世后,人们都说他是被看死的,因此便有了“看杀卫玠”一说。后来,人们就常用这个词语来形容一些男性外表出众,十分俊俏。
34、狐狸道:“同地球上所有的傻子差不了多少。”
35、一天,狐狸在山上找食吃,看见树上落着一只美丽的孔雀,就问:“孔雀妹妹,你下来咱们聊会儿好吗?”
36、母亲总是心疼地说:“我的儿子已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放在写诗上了,真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啊!”
37、孔雀道:“倒底是傻子的数目多呢,还是星的数目多呢?”
38、卫玠虽然容貌俊俏,但是他的体质并不好,非常羸弱。他平日里喜爱看书,这本来就是一件很耗费精力的事情,再加之他经常要从围观的人群中奋力逃出,所以就耗费了更多精力和体力。时日一久,卫玠终于支撑不住病倒了。治疗了一段时间后,卫玠还是遗憾地离开了人世。
39、削足适履[xuēzúshìlǚ],最后一个字是表示鞋子的履字,不是覆盖的覆字。
40、后来人们常用“呕心沥血”比喻极度劳心苦思。
41、意思是卫玠被人看死。比喻为群众所仰慕的人。
42、用砚台磨出墨汁来写文章,挥起笔来非常自如。这时就像飞蛾扑火一样,完全忘记了自身吋能会毁灭。不过你已是年迈之人了,何不让你的孙子荩来代替你写文章呢?
43、唐朝著名的诗人李贺,七岁就开始写诗做文章,才华横溢。成年后,他一心希望朝廷能重用他,但是,他在政治上从来没有得志过,只好把这苦闷的心情倾注在诗歌的创作上。他每次外出,都让书童背一个袋子,只要一有灵感,想出几句好诗,他就马上记下来,回家后再重新整理、提炼。
44、卫玠五岁那年,有一次他坐着羊车在洛阳城中游玩。人们看见后,都忍不住跑到卫玠的羊车旁围观。当时,小卫玠出众的风度仪态让众人甚为羡慕。有人失声感叹道:“这是哪家的孩子啊,就像是用玉璧雕琢出来的小人儿。”后来,人们就称卫玠为“璧人(玉人)”。
45、不久到荩即被梁武帝任命为丹阳尹丞。
46、卫玠是晋朝时著名的玄学家,也是有名的美男子。据说,卫玠小时候就长得非常乖巧可爱,他在人群中总是特别醒目,显得非常与众不同。
47、狐狸先生与孔雀姑娘做了邻居。狐狸每想乘隙把孔雀姑娘捉来充饥,只是孔雀姑娘是出名谨慎的,每日总把门户关闭得非常严紧,狐狸苦于无隙可乘。
48、二、从情节结构上
49、不是,是一个成语,指为做一件事付出全部心血。
50、寓言故事,就是含有劝喻和讽刺意味的故事。寓,就是寄托,即借助于某种故事形式来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童话故事是一种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是童话的核心,也是童话的灵魂。
51、“孔雀妹妹,你要不嫌我丑的话,我和你交个朋友吧!”
52、成人寓言故事的成语有狐假虎威。、庖丁解牛、东施效颦、望洋兴叹、一鸣惊人、滥竽充数
53、南北朝时期,梁朝有个名叫到溉的人,他年少时父母双亡,成为一个孤儿,生活十分艰难。但他并未因此而退缩,有时间便潜心苦学,日子一长便积累了很多学问,成为一个聪敏有才的人。到溉为人豪放,性情直爽,后来为朝廷所用,官位直做到散骑常侍、侍中、国子祭酒。
54、狐狸与葡萄
55、于是他后退了几步,向前一冲,跳起来,却无法够到葡萄。狐狸后退了几步继续试着够葡萄。一次,两次,三次,但是都没有得到葡萄。
56、这天,灿烂的阳光照进树林中,使这个小树林显得格外美丽。孔雀正在梳理心爱的羽毛,顺便观赏它美丽的尾巴。这时,狐狸走了过来,它一看到孔雀那五彩斑斓的大尾巴,情不自禁地叫起来:“哇,孔雀大哥,您还带着尾巴呢!”孔雀听了,有些不解:“尾巴一直都在我身上啊,怎么啦?”狐狸故作伤感地说:“孔雀大哥,您还没意识到吗?一直以来,大家说您的尾巴好看,却忽视了您整体的形象。您瞧啊,您那水灵灵的大眼睛,您那深蓝的皮肤,您那尖尖的小嘴,都别有魅力。可除了我,又有谁留意到呢?”
57、李贺在他短暂的26年生涯中,留下了240余首诗歌,这是他用毕生的心血凝成的。唐代文学家韩愈,曾写过这样两句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即是说挖出心肝来当纸,滴出血来写文章。
58、晋献公宠爱骊姬,对她的话真是言听计从。骊姬提出要将自己所生的幼子奚齐立为太子,晋献公满口答应,并将原来的太子,自己亲生的儿子申生杀害了。骊姬将这两件事做完了,但心中还是深感不踏实,因为晋献公还有重耳和夷吾两个儿子。此时,这两个儿子也都已经成人,骊姬觉得这对奚齐将来继承王位都是极大的威胁,便建议杀了重耳和夷吾兄弟俩,晋献公竟欣然同意。但他们的密谋被一位正直的大臣探听到,立即转告了重耳和夷吾,二人听说后,立即分头跑到国外避难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