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情网-为你提供各类经典名言与文案句子

杜甫的赠别诗优选好句80句

1、离别虽已是昨日的事情,但见到此情此景我还是有些伤感。

2、辚辚:车行之声。萧萧:马嘶之声。耶娘妻子:爹娘和妻子儿女。走:跑着。干:冲犯。里正:里长,大概管一百户人家。武皇:汉武帝。这是借古讽今的表达,此处指唐玄宗。山东:华山以东。“禾生”句:意指庄稼种得不好。秦兵:和后面的“关西卒”都是指被征调的士兵籍贯。县官:指官府、国家。信:的确。青海头:青海湖边,即与吐蕃经常发生战事的地方。

3、原文:叹离别杜甫良田一亩被强占,差错口中吐向天。妻嫌贫寒人亦去,只留允儿在身边。

4、颈联“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突然一转,从叙事与议论回到写景上来,但又写得不那么实。峨眉山离杜甫所居草堂400多里,诗人不可能送朋友至山下而别。这里用峨眉代指蜀地,目的是引出下句的“岘首”——襄阳的代指,意在说明两地距离遥远。距离遥远,地阔天高,当然寓不舍之意。而“地阔”、“山高”亦有典故在。蔡琰《胡笳十八拍》:“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杜甫引《笳曲》上半句,但让人却能联想到“见汝无期”来,这隐隐是一种生离死别般的忧伤!古代交通极不方便,一别成永诀,在当时实为寻常。所以,相信郑炼读到此处一定会黯然神伤!不过,此联还是留有希望在的。联末一个“春”字,所含的即是一种温暖。虽路途遥远,再见无期,但诗人希望友人在道路尽头遇到一个春天!同时这个“春”字也领起了下面诗意的转折——“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耆旧,书名,全称《襄阳耆旧记》,东晋习凿齿著,内有庞德公传,庞德公即诗中的“姓庞人”。庞德公不仅是个隐者,更有识人之能,诸葛亮和庞统的“卧龙”、“凤雏”之称,皆来自他。

5、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6、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7、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8、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9、未就:没有成功。丹砂:即朱砂。道教认为炼砂成药,服之可以延年益寿。葛洪:东晋道士,自号抱朴子,入罗浮山炼丹。李白好神仙,曾自炼丹药,并在齐州从道士高如贵受"道箓"(一种入教仪式)。杜甫也渡黄河登王屋山访道士华盖君,因华盖君已死,惆怅而归。两人在学道方面都无所成就,所以说"愧葛洪"。

10、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11、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12、翻译如下:

13、杜甫〔唐代〕

14、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

15、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16、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17、这首诗歌的内容很好懂。诗人借一名出征打仗的士兵和过路人的对话,叙述了人民经受战争灾难的痛苦:上前线的亲人离别时那撕肝裂肺的哭声,从少年时就开始的无休止地出征,数不清的人死在沙场,许多村庄变成了荒芜废墟,只剩下一些寡妇勉强在耕种,但根本难以交纳官家的租税。男子又上前线了,不知有多少人死去了,旧鬼都还冤魂不散,新鬼又要哀伤地哭冤了。

18、梦李白二首

19、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

20、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21、李白写给杜甫的诗,有两首,一首是李杜两人在鲁郡东石门分手。临行时李白给杜甫的赠别诗《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22、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23、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24、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25、亲人和朋友都失声痛哭,我骑着马离开秦州这座孤城。

26、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27、全诗表达的情感复杂而多变,由自伤到不舍,再到宽解与希望,几番转折,表达婉曲。在手法上,多用典故,在看似平直的叙述中,深含多层意指,从而形成了言简意赡的效果。同时,它又具有杜诗特有的格律谨严的特点。全诗前三联对仗,前两联看似随意,其实工整。而第三联以“峨眉”对“岘首”自然天成,堪称绝妙。

28、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29、颔联“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在两般伤心事上又递一层:老友即将离开,面对离别,怎不叫人惊心伤神!“过日”是度之意,用“度”平仄仍调,但为什么非要用“过日”呢?因为这涉及到一个典故。陈后主叔宝被隋文帝囚禁,每天与身边人饮酒至醉,隋文帝先是想规劝他节饮,随后又说:“任其性,不尔,何以过日。”(随他去吧,不这样,他怎么度日)杜甫用此典一层意思是,郑炼的诗好比美酒,能让自己得到些慰藉,藉此度过难捱的时光。这是紧承上联说的。第二层意思是,郑炼的诗写得太好了,简直如醇酒,这隐隐是对郑诗的赞美。所以,郑炼的离开,就意味着醇酒不再有,于是用了“惊”、“神”二字写吃惊、失神。

30、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31、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32、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33、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34、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35、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

36、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37、唐代:杜甫

38、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39、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40、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

41、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42、草木凋零,时间已入岁暮;关河冷落,途中霜雪飘零。

43、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44、唐代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诗人反映现实,反映民间疾苦,几乎是实录一样的写作,使本诗成为现实主义名篇。

45、李白怀念起了杜甫,他作了《沙丘城下寄杜甫》,表达对杜甫的怀念,诗云:

46、关河:关山河川。

47、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48、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49、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

50、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51、李白写给杜甫的,有两首,《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沙丘城下寄杜甫》。

52、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53、赠别郑炼赴襄阳

54、胡为:何为,为什么。

55、亲朋:亲戚朋友。

56、诗人以人哭开头,以鬼哭结尾,从人间到阴间,既是现实主义,又点缀着一点浪漫主义,愈发凄哀动人。既有叙述,又有记言问答,叙事角度转换自然,最符合纪实文学的风格。还有一个写作方面的包装,即诗人借古讽今、指东道西的表达。诗写于杨国忠当权的天宝后期(大概是天宝十一年),

57、沙丘城下寄杜甫

58、飘蓬:草本植物,叶如柳叶,开白色小花,秋枯根拨,随风飘荡。故常用来比喻人的行踪飘忽不定。时李白杜甫二人在仕途上都失意,相偕漫游,无所归宿,故以飘蓬为喻。

59、诗词赏析 中唐白居易等诗人提倡写新乐府诗,就是学习杜甫的“即事名篇”的写作形式和精神,本篇就是“即事名篇”的代表作。所谓即事名篇,就是不同于旧乐府诗的标题方式,写什么内容,标题就要和它有关,或者说标题要概括内容。旧乐府诗的标题只是一个记号而已。本篇叫《兵车行》,当然内容就与出兵打仗有关。“行”是歌、曲的意思,不是出行的行,是旧乐府诗常用的标题标志。旧乐府诗大多是反映现实生活内容的,所以这里也用“行”字继承传统。

60、天地间仿佛充满着身着战甲的将士,这兵荒马乱之际我为何要远行!

61、飞扬跋扈:不守常规,狂放不羁。

62、翻译:家里仅有的一亩田地被别人强占,自己对着苍天质问,老婆嫌弃自己贫穷跟别人跑了,只留下孩子与自己相依为命。

63、唐代杜甫

64、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

65、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66、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67、唐·杜甫

68、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69、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70、孤城:边远的孤立城寨或城镇。此指秦州(今属甘肃天水)。

71、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72、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73、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74、入选理由:

75、杜甫希望郑炼回到故乡,替他在《耆旧记》中寻找贤人庞德公的踪迹,含蓄地表达了希望朋友能觅得识己者,一展才能的想法。当然,这也包含了杜甫自己的希望在。诗行笔至此,已大扫前几联的伤感之气,隐隐生出了新的希望和新的勇气来,不禁教人为杜甫的执著而感叹。

76、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77、带甲:全副武装的战士。

78、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79、首联“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开篇点明“困局”:这个世界兵荒马乱,而自己困居柴门,又老又病。将个人遭逢与国家离乱结合起来,这是典型的杜甫式写法。

80、秋天离别时两相顾盼,像飞蓬一样到处飘荡。没有去求仙,真愧对西晋那位炼丹的葛洪。每天痛快地饮酒狂歌白白消磨日子。像您这样意气豪迈的人,如此逞雄究竟是为了谁?

上一篇上一篇:冯延巳怎么读优选好句100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