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归向何处:田园。
2、第二首:表达了乡村的幽静和作者心境的恬淡。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不加雕饰地描绘出一个宁静纯美的天地,表现了乡村的幽静和作者心境的恬淡。
3、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4、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5、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6、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
7、心中无限感慨,无限眷恋,但写来仍是隐藏不露。
8、第二首诗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不加雕饰地描绘出一个宁静纯美的天地,表现了乡村的幽静和作者心境的恬淡。
9、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10、《归园田居》是晋宋时期(南朝宋)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一本作六首)。
1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12、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13、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14、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15、陶渊明的志向就是隐居山林,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他不愿意生活在利欲熏心的官场,向往自由。
16、归园田居
17、第五首:表达了归隐之后愉快的心情。细腻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风格清淡而又不失典雅,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对归隐的自豪。
18、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他的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诗坛开辟了新天地,陶渊明的田园隐逸诗,对唐宋诗人有很大的影响。
19、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20、第五首诗讲述了作者耕种归来的活动,表达其欣然自得之情,内蕴醇厚,情感真挚。
21、第一首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22、第四首:表达了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写作者亲自参加劳动和对劳动的热爱,表明他不但没有因早出晚归地辛苦劳动而减少对劳动的兴趣,反而加深了他对劳动的感情,坚定了他终生归耕的决心。
23、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
24、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25、从何而归:官场。
26、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27、陶渊明,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
28、译文: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清上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29、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30、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31、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
32、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
33、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34、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
35、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
36、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37、第四首写作者亲自参加劳动和对劳动的热爱,表明他不但没有因早出晚归地辛苦劳动而减少对劳动的兴趣,反而加深了他对劳动的感情,坚定了他终生归耕的决心。
38、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39、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40、陶渊明归隐于九江市浔阳区柴桑。
41、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2、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
43、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44、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
45、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46、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一去三十年”,当是“十三年”之误。从陶渊明开始做官到最终归隐,正好是十三年。这一句看来不过是平实的纪述,但仔细体味,却有深意。诗人对田园,就像对一位情谊深厚的老朋友似地叹息道:“呵,这一别就是十三年了!”
47、第六首诗讲述了诗人一天的劳动生活,最后揭示其劳动的体验、田居的用心。末首诸家以为非陶诗,而苏轼以为陶作,并评曰:“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
48、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49、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50、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51、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52、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第三首诗细腻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风格清淡而又不失典雅,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对归隐的自豪。
53、为何而归:陶渊明因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坚决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
54、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55、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56、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57、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58、第三首:表达了田园生活的欣然自得的心情。讲述了作者耕种归来的活动,表达其欣然自得之情,内蕴醇厚,情感真挚。
59、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60、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61、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62、《归园田居》主旨:前半部分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后半部分表达了隐居的决心。此诗出自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原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63、第一首: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64、《归园田居》是晋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下:
65、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66、“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人生常不得已。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的知识分子,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所以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
67、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68、陶渊明隐居田园的地点:九江市浔阳区柴桑,期间他创作了许多田园诗,如著名的《归园田居》。陶渊明为东晋人,诗人、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