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额事业编制是指事业单位的经费由国家财政进行差额拨款的一种编制形式。具体来说,差额拨款单位的部分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而其他费用则由单位自行承担。这种编制方式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实绩挂钩,即单位的收入越高,工作人员的收入也有可能相应增加。
差额事业编制适用于多种类型的事业单位,包括科研、教育、文化、新闻、广播、出版、卫生、体育、勘察设计、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社会福利、环境保护、交通、城市公用等多个领域。
需要注意的是,差额事业编制与全额事业编制的主要区别在于经费来源:全额事业编制下,单位的全部费用由国家财政提供,包括在编人员的工资、福利及绩效等各项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