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塔,位于 河南省安阳市古城内西北隅,是一座具有独特风格的古塔,始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因塔建于天宁寺内,原名天宁寺塔,又因位于旧彰德府文庙东北方,作为代表当地“文风”的象征,故又称文峰塔。
文峰塔高38.65米,周长40米,壁厚2.5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为八角地栿,上筑圆形扩张仰莲塔座;塔身立于圆形莲花须弥座上,呈平面八角形;塔刹为一高10.8米的喇嘛式塔。塔身自下而上逐层外扩,塔檐也随塔身逐层外展,形成上大下小的伞状外观,这种形制在国内较为罕见。
文峰塔的建筑风格独特,具有上大下小的特点,平台、莲座、辽式塔身、藏式塔刹的形制世所罕见。塔的上身五级出檐,从下往上逐级增大,每层出檐的斗拱又不尽相同。八角檐头系有铜铎,微风吹动,叮当作响,给人以高远静穆之感。塔顶有相轮、塔刹。塔的下身四周正面,各有一门,其中正南面为真门,余为假门。券门首额,有砖雕二龙戏珠图像。八角均有巨龙环绕的盘龙柱,上加铁链枷锁,非常壮观。八根龙柱之间,有八幅砖浮雕佛教故事图像,造型生动,神情逼真,姿态自然,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文峰塔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也是安阳的象征。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彰德知府黄邦宁为塔门楣额上题了“文峰耸秀”四个大字,使此塔得名“文峰塔”,一直沿用至今。
1964年,安阳市人民政府对文峰塔进行了较大的修整。2001年,恢复部分建筑。2001年6月25日,文峰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峰塔不仅是河南省安阳市的标志性古建筑之一,也是全国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