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门,也被称为“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通高37.95米。它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并在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和嘉庆六年(1801年)进行了重修。午门因其居中向阳的位置,位于子午线上,故得名午门。
午门前有端门、天安门(皇城正门)、大清门,其后有太和门。午门两侧的城台上各有庑房十三间,形如雁翅,因此也被称为雁翅楼。午门整体建筑高低错落,左右呼应,气势雄伟,有“五凤楼”之称。
午门不仅是故宫博物院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重要典礼的地方,如皇帝登基、大婚、册封等仪式。此外,午门还是颁发皇帝诏书的地方,并在特定日子举行颁布次年历书的“颁朔”典礼。
午门不仅是一座宏伟的建筑,它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义,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