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是中国在长江中上游段建设的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以下是其主要特点:
地理位置:位于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干流上,大坝位于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
组成结构: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
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高185米,设计正常蓄水水位枯水期为145米(丰水期为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
水电站:左岸设14台,右岸12台,共26台水轮发电机组,水轮机为混流式,单机容量均为7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为225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约1000亿千瓦时。右岸还建有地下电站,设6台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
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闸和垂直升船机,均布置在左岸。永久船闸为双线五级连续船闸,年单向通过能力5000万吨。升船机为单线一级垂直提升式,承船箱有效尺寸为120米×18米×3.5米,一次可通过一艘3000吨级客货轮或1500吨级船队。
功能:三峡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综合功能。
规模: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的工程项目。
建设历程:三峡工程分三期建设,总工期18年,于2009年全部完工。
经济与技术指标:拥有20多项经济技术指标名列“世界之最”,享有“全球一号水电工程”之誉。
三峡工程的建设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引发了关于移民、环境等方面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