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或“圣府”,位于 山东曲阜孔庙东侧,是孔子嫡长孙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孔府始建于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占地面积达约180亩,拥有古建筑463间,分为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
孔府不仅是封建社会的贵族庄园,也是孔子后裔的官署和私邸。自汉代起,历代王朝无不尊崇孔子,对其嫡系后裔眷顾备至,优渥有加。自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起,孔子的四十六代孙孔宗愿被封为衍圣公,这一封号一直持续至民国初年,历时八百余载,成为中国历史上享有特权最长久的贵族世家。
孔府的建筑风格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官衙与内宅合一的特点。整个建筑群沿用中国传统的前堂后寝制度,前堂部分有官衙、东学、西学,供处理公务、会客之用,是对外活动的场所;后寝部分有内宅、花厅、一贯堂等,是家族生活的场所。建筑功能分区明确,排列井然有序。
孔府内保存有大量珍贵的文物,约三万余件,其中包括御制诗文、礼器乐器、儒家典籍、帝后墨宝、文房四宝等。其中最为著名的“商周十器”,也称为“十供”,原为宫廷所藏青铜礼器,是乾隆帝赐予孔府的。此外,孔府还保存着数以万卷的孔府档案,是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变迁的珍贵资料。
孔府不仅是中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一级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