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收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社会或经济目标,通过税收手段对市场经济主体的物质利益进行调节,并给予强制性刺激,从而干预市场机制运行的一种经济活动及其准则。税收政策的实施过程包括政策决策主体、政策目标、政策手段、目标和手段之间的内在联系、政策效果评价和信息反馈等内容,构成一个完整的调控系统。
税收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减税:
依据税法规定减除纳税义务人一部分应纳税款,分为法定减税、特定减税和临时减税三种方式。
免税:
对某些特殊纳税人免征某种或某几种税收的全部税款,包括法定免税、特定免税和临时免税。
延期纳税:
对纳税人应纳税款的部分或全部税款的缴纳期限适当延长。
出口退税:
为扩大出口贸易,增强出口货物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对企业已出口的产品退还在出口前各环节缴纳的国内流转税。
再投资退税:
对特定投资者将取得的利润再投资于本企业或新办企业时,退还已纳税款。
即征即退:
对按税法规定缴纳的税款,由税务机关在征税时部分或全部退还纳税人。
先征后返:
税务机关征收入库税款后,再由财政部门按规定的程序给予部分或全部退税或返还已纳税款。
税收抵免:
允许纳税人在国内外缴纳的所得税或财产税税款抵免应纳税额,以解决国际间所得或财产重复课税问题。
加计扣除: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除扣除规定的费用外,还可以加计一定比例的费用进行扣除。
加速折旧:
允许纳税人对固定资产进行加速折旧,以减少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减计收入:
对某些收入项目实行减计,减少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
投资抵免:
对纳税人用于投资的税款进行抵免,以鼓励投资。
此外,国家还针对特定行业、地区或群体制定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如支持小微企业、民族产业、重点群体创业就业、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创业就业等。
税收政策的具体实施和管理需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税收政策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同时,税收政策也会根据经济形势和政治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