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赔偿规定及处理流程如下:
鉴定医疗事故
复印封存病历资料要及时。
由医学会给出医疗事故鉴定报告。
计算赔偿总额
医疗费赔偿金额 = 已发生医疗费用(不含原发病医疗费用)+ 预期医疗费用。
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
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陪护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
其他费用:如被扶养人生活费、住宿费等。
赔偿协议
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
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
法律途径
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
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
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建议
及时鉴定:在发生医疗事故后,应尽快复印封存病历资料,并申请医疗事故鉴定,以确保后续赔偿流程的顺利进行。
明确赔偿项目:在计算赔偿总额时,应详细列出各项赔偿费用,确保赔偿金额的计算依据明确、合理。
依法维权:若协商无果,患者及家属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包括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