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情网-为你提供各类经典名言与文案句子

经常读那些人生教诲感悟的文章对自己有什么好

经常读那些人生教诲感悟的文章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1、这个词语的意思是指集中精力,认真的听着领导或者长辈的教导,体现了一个人的谦虚谨慎和正确的为人处事态度。我们每个人的个人能力都是有限的,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所以一定要多听取别人的建议和教诲,不要高高在上的样子,只有这样样才能够让自己不断进步,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2、“夫君子之行,静已修身,俭已养德。非淡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阴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弛,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要事事讲求名利,要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做到视名利淡如水,视责任重如山.

4、现代汉语中,“听”还有任凭,随的含义,如听之任之。

5、聆听词义:集中精力认真地听。

6、“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宁静才能够静思反省,修养身心,为官做人才能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做到不受利诱,不受物惑.

7、《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夫学须静也”。就是说:做什么事都安静下来,不要浮躁。我也要学习《诫子书》中的“静以修身”。学会静思以修身养性。只有在困难面前,把心静下来,学会思考,才能战胜困难,才能想出更深的学问和道理。

8、近乎“神人”的一朝宰相,为其儿子不可谓想的不周,教的不严,路不可谓指的不明,利害不可谓分得不清,其结果如何?

9、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后来更成为修身立志的名篇。

10、《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因为只有努力学习,多听、多看、多想才能增长自己的本领。同样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有毅力,只有坚强的毅志力,永不放弃,才能战胜学习中的困难。这一点我是颇有感触的,我平时既要学习学校的各门功课,又要学习钢琴。各种音乐理论知识,长时间的琴键练习有时真是让我想放弃。今天,读了《诫子书》,更让我坚定了“非志无以成学”的道理,今后我要常常用这句话勉励自己。

11、《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家书,是古代乃至现代著名的家训。这篇文章中诸葛亮告诉儿子成才的三个条件一是要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2、意思是指集中精力,认真的听着领导或者长辈的教导。

13、三是要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从中可见诸葛亮强调不论是立志还是学习都需要“静”,要克服“躁”,这也是我们现代的人应该学习的。

14、在“小窗幽记”中讲“多躁者,必无沉潜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笃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多躁,多畏,多欲,多言,多勇都将影响身心达到“静”的最佳状态。

1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才能戒骄戒躁,内心淡泊才能含英咀华,内心开阔才能登高望远。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种清明清廉、自律自控的大修养,没有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大襟怀。就不能成就大事业!

16、《诫子书》在我们华夏各地都有余音,例如:湖北为了纪念诸葛亮亮举行了万人诵读《诫子书》的活动;我们还看了一段视频是诵读《诫子书》﹑表演《诫子书》﹑歌唱《诫子书》这三种形式;还有在军校的学生们们站得整整齐齐全校诵读《诫子书》

17、读《诫子书》有感

18、指虔诚而认真地听取,带有尊敬的色彩,因此一般表示下级听取上级的意见、报告等。教诲:恳切、耐心地启发开导。教育、教导

19、“听”甲骨文字形由“耳”和“口”组成。“耳”,是人的听觉器官。“口”,是人的发音器官,两者结合,表示口说话,耳朵听,本义是听到声音。

20、在司马昭灭蜀汉之前,无论史书还是演义,我们基本上没有看到有关诸葛瞻其人其事的些许记载。这或许可以理解为:诸葛亮之子在父亲死后,近似于“隐士”,是“无闻”之“贤达”。直至司马昭派邓艾入川,兵临成都城下,才有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等人的出场。而此时的“智慧化身”之后,又是如何展示才华的呢?《三国演义》中的记载,可用“悲壮”两个字概括。他们先是用“先父的灵牌”吓了敌人一跳,趁乱打个小胜仗。但敌人一缓过神来,便以区区偷渡阴平的几万人马,杀得诸葛瞻全军片甲不留,可叹诸葛瞻这位“战神”之后,血涌战场,马革裹尸!你不能不称其“忠勇”,但又不能不叹其“何其哀也”。

21、诫子书虽然写于两千多年前,但仍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22、《诸葛亮集》里有《诫子书》现与大家分享。

23、《诫子书》是三国时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从中读者会领悟到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人生真谛,体会到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命哲思。

24、“聆听”的解释是:汉扬雄《法言·五百》:“聆听前世,清视在下,鉴莫近於斯矣。

25、当老师讲到感人的故事情节时,大家都更加兴致勃勃地聆听了。

26、诫子书是诸葛亮留给自己儿子的一封家书,修身要宁静淡泊,养徳需简单朴素,心中要有志向,则淡泊处事,不使繁杂干扰其身,心中宁静,则会集中精力做事,生活简单纯朴,品格就能高尚其事

27、“诫子书”强调“静”与“俭”,是学习,才干和志向的基础,是自我修养,自我砥砺,自我提高的关键。那什么是真正的静呢?“静”在身体外部的表现,可以理解为泰然,稳重,礼节,娴静,含蓄等等。“静”在身体内部的表现,可以理解为满足,专注,快乐,充实,激情,乐观,向上等等,凡能够使身心达到积极和谐状态的一切,都应称之为“静”。

28、听的基本含义为用耳朵感受声音,如听力、听写;听的引申含义为顺从,接受别人的意见,如言听计从。

29、我常常想起小学时代,回味着老师的教诲。

30、”后多用于书面语,常指仔细注意地听。“教诲”的解释是:教导训戒读音:[jiàohuì][língtīng]造句:

经常读那些人生教诲感悟的文章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31、《诫子书》主要围绕为学习论述,学习重在“静”。什么是静,非远离世俗喧嚣繁华惬意于山水之间的舒适,也非寂静之所空荡无人的幽深,而是不受外在滋扰而坚守初生本色,秉持初心。只有内心平静,再大的磨难也会势如破竹。

32、姐姐喜欢漫步在清晨的林子里,聆听鸟儿的歌声,感受泥土的气息。

33、如若诸葛孔明在天有灵的话还不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再升天。这也是我苦苦思索不得其解的一个问题;现如今我们怎样教育下一代来奋追自己,超越自己?你想想,无论从智力,地位,各方面我们都无法与孔明相比,他都没有造就一位惊天地,泣鬼神的大英雄,我们怎么办?有人嗤之以鼻:“都什么社会哦?现在教育战线上师资雄厚,软硬件齐全,非过去可比。”我承认,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过你别忘了,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不良网络的泛滥,若隐若现红灯区无穷的诱惑,更使的我们对下一代担心,对他们的教育倍感束手无策。

34、“非淡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说的好啊,看来我也的先学会“静”,再去教育下一代吧。

35、二是要勤学,“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6、我一定要记住诸葛亮的说的“澹泊明志,宁静致远”这句话,好好学习,多多采纳别人的好建议,长大后做一个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37、总之,心中志向明确,心中繁杂琐事就不会有太多干扰,简单朴素的生活又有助于志向明确,人生实现目标就容易

38、“俭以养德”.以节俭培养自己的德行.审慎理财,量入为出,不但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更可以过着怡然的简朴生活,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在鼓励消费的文明社会,党员干部仍然需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39、许多人被他那响遏行云的歌声吸引,纷纷伫足聆听。

40、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就是东汉末年最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在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以后就成为历代相传的修审理志的名篇,这就是《诫子书》的前世今生了。

41、读《诫子书》有感:

42、她在内心深处感谢老师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