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是一种 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它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是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提高城市的水文循环能力和适应能力,减轻城市水灾和污染等问题。
具体来说,海绵城市通过以下六个方面的技术手段实现这一目标:
渗:
通过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渗透性等措施,使雨水能够自然渗透到地下。
滞:
通过建设滞洪区、湿地等设施,减缓雨水径流速度,提高城市的蓄洪能力。
蓄:
利用城市中的绿地、湖泊、河流等水体,蓄存雨水,以备不时之需。
净:
通过过滤、沉淀、生物净化等方法,去除雨水中的污染物,使水质得到改善。
用:
将蓄存的水用于绿化灌溉、消防用水、冲洗道路等,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排:
在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通过排水系统排放出去,避免城市内涝。
海绵城市的建设不仅有助于解决城市内涝问题,还能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通过模拟自然的水循环过程,海绵城市能够减少城市雨水径流量,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并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的可持续性和适应性。